专业引领,光照前行

□李倩宜

字数:1441 2024-12-18 版名:成长
  最近,我有幸参加了由深圳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承办的“视障教育巡回指导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在这次系统的培训中,我对视障学生的视功能医学评估与康复训练、巡回指导制度建设和视障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与实施,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每一位专家的分享如同一把把重锤敲击着我的心灵。作为视障教育工作者,如何有效地支持区域内每一位视障学生,给予他们更专业和个性化的服务,值得我静下心来慢慢回顾与思考。
  制度引领促发展权益保障有温度
  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色彩,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有爱心和耐心就足够了吗?在聆听张悦歆教授的讲座之前,我以为答案是肯定的。而当张悦歆教授提到关怀教育理论在特殊教育领域的三个核心品质时,我开始重新审视这个问题。自然性、伦理性和制度性是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一不可的要素,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不能离开制度的支持与保障,因为只有制度才能使我们的“关怀”实现道德性规范。曾经我以为只要自己足够用心,学生终能有进步,但这次培训使我明白,作为一名视障教育工作者需要做到“两头兼容”,不仅要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背后需求,更要向上研读方针政策和制度内容。好风凭借力,我相信当我主动了解政策、主动拥抱政策、主动实践政策,明白政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就能在专业上更科学、更高效地成长。
  理论实操相结合真实体验新思考
  视障学生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在场的老师们几乎都没有真正体验过他们的感觉,当我们无法深切感受,就无法真正共情。而蒋建荣老师带来的讲座给予了我们全新的视角,如果说理论知识是种子,那么实操体验就是沃土,种子在沃土中才能发芽。当我戴上自制的低视力眼镜,不敢往前迈一步,拼命想抓稳身旁的一切,我感到不安、恐惧、彷徨。原来当看不清楚这个世界时是这样的感觉,我开始真切地理解我的学生,在模糊的世界里踏出的每一步都需要很大的勇气。返岗后的课堂,我更细心关注学生的心理行为,更积极调动学生探索、触摸周围环境的主动性,更准确给予学生定向方面的指导。我相信当我用心地解读学生的各种信号,给予更专业的支持,他们一定能逐步建立起与这个世界美好的链接。
   开放交流共进步携手同行促成长
  在培训期间,我有幸和我市元平教师团队分到同一小组,交谈中,我更全面地了解了我市视障学生的入学分配,以及元平视障班的教学模式。之前,我一直困惑于如何与我校多重障碍的视障学生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这五天大家给我指出了非常宝贵的工作方向,即搭建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学生的成长如同一颗种子在发芽,阳光、水分、土壤缺一不可。我十分感谢同行们耐心地倾听,感谢他们毫无保留地指导和多维度的鼓励。我不再迷茫,也更加坚信,从家长入手,缓解他们的焦虑,拓宽他们的沟通渠道,就能慢慢获取他们的信任,孩子们也会逐渐变得柔软,感受到教师的温暖。这或许就是培训的意义,我们不是因为多优秀而聚在一起,而是因为聚在一起的思维碰撞、互帮互助使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能量继续发光、发热。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具象化地了解了政策制度的指导价值,汲取到各地区视障教育巡回指导的优秀经验,更深切地感受到视障学生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我明白,成为一名为视障学生提供支持与帮助的教育工作者有一个需要持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培训后返岗的这段时间里,我反复钻研文件政策,申购先进的视障辅助工具,调整康复训练的教学内容,学习共情家长的心理情绪,期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自己能更积极有效地推进视障学生的教育支持工作,为特殊教育的未来创造更明亮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