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江湖,生生不息

□田雪航

字数:1231 2024-11-27 版名:文苑
  几日前,自媒体博主李子柒回归,她视频中展现的中华传统文化惊艳了众人。看着这些赞誉,我不禁想起另一项承载中华文脉的艺术——布袋戏。它鲜为人知,却以“掌上江湖”传递着忠义与柔情。
  布袋戏,又称掌中木偶戏,木偶的头部为木雕,身躯用布料制作。操偶师伸手入偶,十指翻飞之间,木偶便有了生命,或仗义于风刀霜剑之中,或哀叹于世俗情仇之间。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早在宋代,掌中木偶戏便已登上宫廷的宴会舞台。如今我们所熟悉的布袋戏源于明朝的福建泉州,而“功名归掌上”的传说更为这门艺术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相传在明朝,有一位屡试不中的秀才梁炳麟,久困学途,心生倦怠,一日,他梦到一位老人写下了“功名归掌上”五个大字,以为此乃天意,即将金榜题名,但此后数次科考他仍名落孙山。迷惘之中,梁炳麟偶然开始学习傀儡戏,并自创用手操控木偶的表演形式。凭借着深厚的学识和才情,布袋戏迅速风靡一时。他方才明白,“功名归掌上”并非指科举功名,而是指他用掌中木偶的艺术形式开辟了新天地。
  布袋戏在清代传至我国台湾省,并在那里大放异彩。如今,霹雳布袋戏成为台湾省布袋戏的代表,以原创江湖故事为核心,将忠义与诚信镌刻进刀光剑影。木偶人在舞台上演绎出情深义重的侠义传奇,那些江湖中的快意恩仇、悲欢离合,在每一次抬手挥剑、每一句台词之间流转。布袋戏虽无真人,却以木偶的精妙动作和深沉情感生动传递了中华文化的深邃博大。
  2016年,我第一次接触布袋戏。那是一场展览会上的演出,幕布拉开的瞬间,我被眼前的世界震撼了。主人公素还真头戴莲花冠,身披紫衣,手握长剑,眉目之间透出一种从容的决然。操偶师缓缓抬手,动作细腻如行云流水般自然,他的手指赋予了一个木偶新的生命。随着低沉的念白声响起:“有时候,即使刀剑在手,天下无敌,也救不了想救的人。”那一刻,我的心也被这句话深深刺痛。
  那段时间,我正处在人生的低谷。无数个日夜的努力,换来的却是事与愿违。去看展览原本只是为了散心,排解抑郁的情绪。素还真的话让我明白,世事无常,即便身怀绝技,仍有许多力所不及之处。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能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如素还真般坦然接受,笑对人生。布袋戏中的江湖世界,既有金庸笔下的侠骨柔情,也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传承。这份从容与坚韧,陪伴我走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然而,布袋戏作为承载深厚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快节奏生活中,因短视频和快餐娱乐的冲击而逐渐走向沉寂,其蕴含的忠诚勇敢、惩恶扬善、为国为民等丰富内涵,也难以被大众了解。
  幸运的是,布袋戏正在积极探索新的传播路径。部分剧团借助短视频平台,将布袋戏与动画影视相结合,让它从传统舞台迈向更广阔的荧幕,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也拓展了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这项掌中艺术,既讲述故事,也隐喻人生。木偶在操偶师的操控下拥有了生命,虚构的江湖中蕴含着人间真情。它带给我们启示,只要心中有信念,就能走出困境。相信在未来,布袋戏会通过更多途径展现自身魅力,传承文化,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光彩,延续中华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