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孩子当作品
□段小华
字数:1421
2024-11-20
版名:成长
周末,我和丈夫带着儿子去了一家艺术展览馆。展览馆里陈列着各种雕塑作品,每一件都精雕细琢,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儿子在一座石雕前驻足,久久不愿离去。他仔细打量着那块石头,天真地问:“妈妈,这块石头是怎么变得这么漂亮的呢?”我看着他清澈的眼睛,微笑着解释:“这是雕刻家用心雕刻出来的,他希望这块石头成为他想象中的样子。”
就在我解释的时候,我意识到,作为父母的我们,何尝不是在对待孩子时扮演了“雕刻家”的角色?我们常常希望他们按照我们期望的模样成长,忽略了他们本身的独特性。那一刻,我回顾起和儿子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才意识到,我已经把儿子当成了一个需要精心雕刻的“作品”。
回想起儿子小时候,我和丈夫总是希望他成为“别人眼中的好孩子”。他的玩具总是经过我们严格挑选,颜色、种类甚至功能都得符合“益智”二字。每当他选择那些我们认为没有意义的玩具时,我们总会劝阻,给他换上更“有用”的东西。那时,我们总觉得这是为了他好,是为了他的将来铺路。
渐渐地,这种精心设计和规划不仅限于他的玩具,还延展到了他的学习和生活。我们给他安排了各种补习班、才艺课,周末的日程总是排得满满当当。即便他有时表现出疲惫,我们也会劝他:“只要现在努力了,未来你会感谢我们。”
然而,儿子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开心。他渐渐失去了玩耍的兴趣,每当我安排新的课程时,他会不情愿地答应,却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满怀期待。他的笑容也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默与顺从。我以为他只是暂时疲惫,等到他“适应”了这种生活,一切都会好起来。
直到有一天,我意外地发现他偷偷躲在房间里画画。他用粗粗的蜡笔在纸上涂鸦,尽管画得并不精致,但画中的色彩和线条都充满了他自己的想象力。我坐在他旁边,问他:“你为什么不跟妈妈说你喜欢画画呢?我可以给你找个老师教你啊。”他低头摆弄着手中的蜡笔,轻声说道:“我不想学,我就想自己画。”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儿子并不想成为我们心中“完美的作品”,他只想按照自己的节奏、自己的喜好去探索这个世界。他有着自己的小小世界,而我们却一直试图用我们的标准去塑造他,甚至希望他成为我们所设 想的“理想中的样子”。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我们给他的那些“好意”,或许并没有带来快乐,反而剥夺了他原本应该拥有的自由和乐趣。
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明白,孩子并不是一块等待雕刻的石头,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独立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喜好、兴趣和梦想,而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应该充当雕刻家,强行把他们塑造成自己心中的理想模样。我们需要的是陪伴和引导,而不是主导和控制。
于是,我开始放下对儿子的“完美期待”。当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时,我不再干涉,而是给予他空间,让他自由发挥。他喜欢画画,我就给他提供足够的绘画材料;他想尝试不同的颜色,我不再要求他遵循“正确”的配色规则。慢慢地,我发现他脸上的笑容又回来了,开始主动跟我分享他的想法和创作。他变得自信、开朗,而我也从中感受到了作为母亲的轻松与满足。
亲子关系并不是父母单方面的塑造,而是一种双向的互动。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给他们空间去发现和探索自己的人生。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他们有自己的节奏和方向,最美的花朵往往不是通过修剪和塑造得来的,而是在阳光、雨露下自由生长而成的。
现在,我不再把儿子当作“作品”,而是把他当作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会陪伴他,支持他,尊重他的选择,而不是试图替他规划好每一步。我相信,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路,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就在我解释的时候,我意识到,作为父母的我们,何尝不是在对待孩子时扮演了“雕刻家”的角色?我们常常希望他们按照我们期望的模样成长,忽略了他们本身的独特性。那一刻,我回顾起和儿子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才意识到,我已经把儿子当成了一个需要精心雕刻的“作品”。
回想起儿子小时候,我和丈夫总是希望他成为“别人眼中的好孩子”。他的玩具总是经过我们严格挑选,颜色、种类甚至功能都得符合“益智”二字。每当他选择那些我们认为没有意义的玩具时,我们总会劝阻,给他换上更“有用”的东西。那时,我们总觉得这是为了他好,是为了他的将来铺路。
渐渐地,这种精心设计和规划不仅限于他的玩具,还延展到了他的学习和生活。我们给他安排了各种补习班、才艺课,周末的日程总是排得满满当当。即便他有时表现出疲惫,我们也会劝他:“只要现在努力了,未来你会感谢我们。”
然而,儿子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开心。他渐渐失去了玩耍的兴趣,每当我安排新的课程时,他会不情愿地答应,却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满怀期待。他的笑容也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默与顺从。我以为他只是暂时疲惫,等到他“适应”了这种生活,一切都会好起来。
直到有一天,我意外地发现他偷偷躲在房间里画画。他用粗粗的蜡笔在纸上涂鸦,尽管画得并不精致,但画中的色彩和线条都充满了他自己的想象力。我坐在他旁边,问他:“你为什么不跟妈妈说你喜欢画画呢?我可以给你找个老师教你啊。”他低头摆弄着手中的蜡笔,轻声说道:“我不想学,我就想自己画。”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儿子并不想成为我们心中“完美的作品”,他只想按照自己的节奏、自己的喜好去探索这个世界。他有着自己的小小世界,而我们却一直试图用我们的标准去塑造他,甚至希望他成为我们所设 想的“理想中的样子”。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我们给他的那些“好意”,或许并没有带来快乐,反而剥夺了他原本应该拥有的自由和乐趣。
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明白,孩子并不是一块等待雕刻的石头,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独立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喜好、兴趣和梦想,而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应该充当雕刻家,强行把他们塑造成自己心中的理想模样。我们需要的是陪伴和引导,而不是主导和控制。
于是,我开始放下对儿子的“完美期待”。当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时,我不再干涉,而是给予他空间,让他自由发挥。他喜欢画画,我就给他提供足够的绘画材料;他想尝试不同的颜色,我不再要求他遵循“正确”的配色规则。慢慢地,我发现他脸上的笑容又回来了,开始主动跟我分享他的想法和创作。他变得自信、开朗,而我也从中感受到了作为母亲的轻松与满足。
亲子关系并不是父母单方面的塑造,而是一种双向的互动。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给他们空间去发现和探索自己的人生。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他们有自己的节奏和方向,最美的花朵往往不是通过修剪和塑造得来的,而是在阳光、雨露下自由生长而成的。
现在,我不再把儿子当作“作品”,而是把他当作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会陪伴他,支持他,尊重他的选择,而不是试图替他规划好每一步。我相信,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路,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