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高新区持续推进“银龄讲学计划”

“银龄”晚霞映照希望之光

□王宗涛

字数:1464 2024-11-20 版名:新闻

  11月14日上午,在安康市高新区第四小学的校园里,初冬的阳光透过教室明亮的窗户映照着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庞。“杜老师来了,赶快取出语文书和笔坐端正!”坐在教室门口的学生兴奋地喊道。第一节课的预备铃声刚响,67岁的杜少贤便迈着矫健的步伐来到了六(3)班教室门口候课。他身姿挺拔如松,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的皱纹未能削减半分他的风采。他的眼神明亮而坚定,里面藏着对教育的深情、对学生的期待。
  杜少贤是原安康市紫阳县洄水小学教师,本已退休在家。今年秋季学期,他通过了安康高新区“银龄讲学计划”招聘,成为了一名银龄教师,被分配到高新四小。近期,因原六( 3)班语文教师请病假,杜少贤主动请缨,承担了该班的语文教学任务。
  在招聘面试现场,有人问他:“您都67岁高龄了,为什么不在家好好享享清福,还想着再来干这教书的‘苦差事’?”“退休后待在家里很不习惯。特别是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每天早上依然会起个大早,有几次都跑到了学校门口了,才想起来自己已经退休了。后来看到高新区发布‘银龄讲学计划’的招聘公告,就赶紧来报名了。想着能够返回课堂,继续带领学生学习,我高兴得几个晚上都没有睡好觉。”杜少贤面带微笑耿直地回答道。
  初到学校时,校领导考虑到他年纪大,出于对老同志的关怀和照顾,没有给他安排主课,只让他做一些机动性的工作,如临时顶课、协助做好活动后勤服务、指导青年教师管理班务、教育学生等。可只过了几天,闲不住的杜少贤便着急地去找教务处要求带语文或数学主课。“我的位置应该是在讲台上,是来给学生传授知识的,不是来学校‘混日子’,享福的。你们不要嫌我年纪大,课我还是上得了的。作为老教师,我要给青年教师做好榜样。”他诚恳地提出了请求。
  学校老师们起初对杜少贤这位银龄教师多少抱有偏见,私下也常有议论。可日子一长,这些偏见如同阳光下的积雪般渐渐消融了。杜少贤,就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教育明灯,用自己的行动诉说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每一堂课,他都精心准备,激情讲授,展现出令人敬佩的敬业精神;每一次辅导,他都耐心十足,眼中满是对学生的关怀;运动会上,他积极参加教师团体项目“两人三足”比赛,与搭档紧密配合,相互鼓励,满满的活力和激情丝毫不亚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成为赛场上一道别样的风景线;面对电脑和多媒体操作这一陌生领域的难题时,他没有丝毫的畏难情绪,而是以谦逊之态,诚恳地向青年教师虚心请教,利用课余时间耐心地摸索,很快就能够熟练地进行一些基本操作了。他这种勤于钻研学习的精神,赢得了同事们的一致赞誉,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据了解,为解决学生数逐年快速递增与教师供需不足的突出矛盾,自2015年起,安康市高新区就把目光投向了退休老教师,灵活贯彻落实“银龄讲学计划”,着力招募退休老校长、老教师,补充师资力量,解决师资紧缺的现实困境。同年,便按照一年签一次协议的方式,先后招募了安康中学原校长、特级教师徐新人,汉滨区培新小学原校长程怀泉和市教研室原副主任、特级教师蒲耀才到高新区任职任教。
  “银龄讲学计划”的实施不仅解决了高新区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还有效地促进了年轻教师的成长,更为拥有教学能力的老教师提供了发挥余热的平台。几年来,通过退而不休的、经验型银龄教师的引领示范,专业指导,间接地加强了高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稳得住、静下心、教得好的教师队伍,让“学在高新”教育品牌有了庞大而优秀的教师队伍支撑。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安康市高新区的银龄教师们用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他们是教育晚霞,虽已近暮年,但依然为区域教育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希望之光,照亮了无数孩子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