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井

□黄超鹏

字数:1607 2024-11-06 版名:文苑
  先生前脚离开,小强和阿苏就溜出学堂,跑进了后院。
  后院有片竹子,小强从茂密的竹叶间拔出一根细细长长的竹竿来,竹竿被他插在竹子间,不细看真发现不了。阿苏则从口袋里掏出个镂空的铁器,套在竹竿的尾端,向右扭两下,严丝合缝,就成了件趁手的工具。他们走到墙边,挪开虚掩在小洞上面的浮草,把套着工具的竹竿一点点往洞里伸,没一会儿就到底了。小强双手握紧竹竿,用力下压,同时缓缓扭转,感觉差不多了就把竹竿拉出来,阿苏拿着竹棍把工具里带出来的泥土抠下来,转移到花丛下。
  “泥土开始有些湿润了,看来有戏!”阿苏欣喜地对小强说。
  小强点点头,继续把竹竿往下捅。
  就这样反复数次,约莫半炷香时间,他们就赶紧洗干净手,溜回各自的座位,正襟危坐,提笔练字。
  等桌上香炉里的檀香快燃尽的时候,先生步履蹒跚地回来了。
  学生们排成队,依次递上自己的功课给先生检查。先生边看边颔首,认为大家都写得不错,当看到最后一张时,他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眼睛直视小强。
  小强和阿苏是他最看好的两位学生,两人聪明伶俐,过目不忘,是难得的好苗子。先生的私塾开在羊城西郊,临近珠江出海口,江边多是贫民棚户区。小强的父亲以编竹制品为生,阿苏的父亲是铁匠。此地本没有私塾,先生好心,便收下附近穷苦人家的孩童,教书识字,希望他们有出头之日。束修多寡,先生也不计较,学生给多少就收多少。
  先生语重心长地对小强说:“人有小聪明,不足以成事。天资虽好,也得勤加苦练,看你最近的字帖,潦草马虎,有多处错漏,应是心急所致,练字不能急,得静心慢写。”
  小强听后,将头低埋着,不敢与先生对视。阿苏事先有准备,在家中早早临好一张字带回课堂。小强本想学阿苏,可放学归家后要帮父亲劈竹刮篾,没时间写字,只能在课堂上利用剩下的时间仓促写就,自然被先生看出端倪。
  先生没有过多责骂他,让小强回家后多加练习。
  翌日下午同一时间,先生在香炉上插上檀香点燃,吩咐学生们练字,拎起墙角的水桶出了门。
  小强和阿苏又溜出学堂,他们早计算过时间。先生拎水桶去水站买水,走过去半炷香时间,回来也得半炷香。
  谁知,今天事出反常,没等他们挖出几捧泥土,就听到先生的责骂声在头顶响起。两人吓得失魂落魄,先生像拎小鸡仔一般将他们拉到孔子像前,命他们跪下。
  先生铁青着脸,手里的戒尺微微发颤。小强和阿苏跪着不吭声,后面一个学生开口帮忙求情道:“他们想在后院挖口井!”
  “对,有了井水,先生就不用走那么远的路买水了!”另一个学生附和道。
  先生一怔,缓缓放下戒尺。羊城西郊近海,附近的地下海水倒灌渗透,挖出来的水井多是“苦水井”,咸苦不能食用,居民得花钱去水站购买从城内“甜水井”里倒腾来的井水,先生日日都得走去买水煮茶,供日常所用。
  “你们起来吧。”先生的语气带着几分爱惜,看着两人脏兮兮的手,摇头道:“两个痴娃,你们这样挖,挖不成水井的。”
  小强仰起头说:“先生不是教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跟练字一样,讲究日积月累,李白可以铁杵磨成针,我们只要坚持,一天挖一点,终有一天能挖到水。”
  先生点头,目光里多了些欣赏,不过没再让他们挖土。
  几日后,先生请来一位挖井工,在他们两人挖土的地方继续深挖,竟真挖出水来,后来又扩大成一口拳头大小的微型小井。
  小强用竹节做成小竹筒,绑上绳索,筒内放鹅卵石,缓缓沉入水井中,等竹筒灌满水,再慢慢提出来。阿苏一见到水,迫不及待伸头去品尝,却哇地一口吐掉。
  “水是苦的。”阿苏脸上爬满失落的神色。
  先生哈哈大笑,从学堂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张刚写好的字,说道:“喝不得,喝不得,这井里的水不是给人喝的。”
  “不给人喝给谁喝呢?”众人七嘴八舌问起来。
  “是给笔喝的。”先生解释道,“有了这口井,以后开笔、洗笔、洗砚,就不用去江边提水了。”
  他面对小强与阿苏,微笑道:“你二人之举虽不妥,但锲而不舍的精神可嘉,我就为此井取一井名,望众人为学也能勤而又勤,持之以恒。”先生继续说。
  他打开手中的纸,面向学生,纸上写着三个大字。
  小强高声念了出来:“勤学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