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农村初中校长的治校方略
□ 林兆燕 仲金华
字数:1862
2024-11-03
版名:理论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高泽街道初级中学是一所乡镇公办初中,前几年刚刚划成街道,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学生家长多是附近工厂的普通工人和周边村民;教师总体超编,且老龄化严重,属于相对薄弱学校。一段时间,学校发展面临很多瓶颈,教育质量和社会认可度成了影响学校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经过几年治校改革,学校取得明显提升,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树思想文化之“道”“幸福教育”引领学校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办学思想是校长的教育理念、信仰、价值观在学校工作中的综合体现,是校长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展示,它决定着校长的教育行为、学校的办学方向。鲜明、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学校基于文化品位和人才培养特色的定位,是新时期学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设定的选择,是引领学校持续发展的指南。
学校以办“幸福教育”为思想文化引领,就是在教育中创造、生成丰富的幸福资源,通过教育途径实现人对幸福的追求,并在追求中赢得幸福。具体而言,就是让学生因享受良好的教育而拥有较高的成长幸福指数;教师因从事快乐工作而拥有较高的职业幸福指数;家长因孩子快乐成长、全面发展而拥有较高的生活幸福指数,从而形成具有较高幸福感的学生群体、教师群体、家长群体。通过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学生,成就幸福教师,塑造幸福家庭,提高教育工作惠民水平,助推全社会的幸福、和谐、进步。
立制度文化之“法”“正向激励”保障教师发展
学校制度是学校意志和教师意志的统一,只有沟通和信任、参与和激励才能使制度被教师真正认同,才会被教师自觉遵守和维护,才会符合学校的整体文化要求,也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学校围绕“幸福教育”办学理念,从完善教师成长激励机制入手,通过信任激励、目标激励、奖惩激励、情感激励、荣誉激励五项激励联合驱动,尽最大努力为教师拓宽幸福之路,提高幸福指数,极大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激发了教师潜能,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信任激励。在职称晋升、评优树先等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中充分释放“话语权”,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每学期组织“我为学校发展献一策、我为教学献一计、我为学生成长献一招、我为后勤服务进一言”活动,引领教职工以主人翁的身份想学校所想,急学校所急。
奖惩激励。制定并实施《教职工考核评价细则》,根据年级团队成绩确定不同优秀比例,突出对进步的激励。同时,加强师德教育,对明知故犯者“零容忍”,评优树先中实行“一票否决”。
情感激励。学校将周三设为校长约谈日,教师们关于工作生活的意见和建议等,都可以面对面地与校长进行交流。每学期举办教职工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书法绘画比赛,举办健康讲座、心理疏导知识学习。实施“暖心工程”,第一时间把组织的关心送到每个教职工的心坎上。
荣誉激励。师德方面,每学期举行“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凡入围的教师师德考核一律满分。在教学方面,设置梯级荣誉奖励:年级分“功勋年级”“优秀年级”,备课组、教研组分为“功勋备课组(教研组)”“优秀备课组(教研组)”,教师分为“功勋教师”“金牌教师”“优秀教师”,层层评选,对优秀教师在教学质量分析会上通报表彰,并通过学校微信平台宣传,在评优树先中加分奖励。
建行为文化之“术”“包比清扬”促进学生成长
学校行为文化是推动学校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行为表达,彰显学校的办学品位。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师生对学校理念认同、接纳,形成共识,增强合力,彰显学校办学理念,提升良好教育形象,获得社会公众认可。近几年,我校不断引导全校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通过“包、比、清、扬”四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展物质文化之“器”“乡土课程”浸润孩子心灵
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能给师生以感染和启迪,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通过认真构思与精心布置,让校园中的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文化墙”里的校训、校歌、校徽成为师生的精神动力源泉,通过环境文化熏陶,凝聚向上的精神力量,打造奋进的集体,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挖掘不可替代的乡村资源,开发有乡村味道的特色课程,让乡村文化润泽每一位学生的心田。我们开发了《高泽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让学生利用寒暑假走访村里的老人,探访乡村古树老屋、文化景点,搜集乡村名人故事和民俗传说,拍摄图片,记录文字,做乡村文化的传承人。
乡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神经末梢”,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办好乡村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教育的使命和担当,我们要充分挖掘乡村教育资源,办有特色的乡村学校,让乡村文化润泽每一位学生的心灵。
树思想文化之“道”“幸福教育”引领学校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办学思想是校长的教育理念、信仰、价值观在学校工作中的综合体现,是校长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展示,它决定着校长的教育行为、学校的办学方向。鲜明、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学校基于文化品位和人才培养特色的定位,是新时期学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设定的选择,是引领学校持续发展的指南。
学校以办“幸福教育”为思想文化引领,就是在教育中创造、生成丰富的幸福资源,通过教育途径实现人对幸福的追求,并在追求中赢得幸福。具体而言,就是让学生因享受良好的教育而拥有较高的成长幸福指数;教师因从事快乐工作而拥有较高的职业幸福指数;家长因孩子快乐成长、全面发展而拥有较高的生活幸福指数,从而形成具有较高幸福感的学生群体、教师群体、家长群体。通过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学生,成就幸福教师,塑造幸福家庭,提高教育工作惠民水平,助推全社会的幸福、和谐、进步。
立制度文化之“法”“正向激励”保障教师发展
学校制度是学校意志和教师意志的统一,只有沟通和信任、参与和激励才能使制度被教师真正认同,才会被教师自觉遵守和维护,才会符合学校的整体文化要求,也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学校围绕“幸福教育”办学理念,从完善教师成长激励机制入手,通过信任激励、目标激励、奖惩激励、情感激励、荣誉激励五项激励联合驱动,尽最大努力为教师拓宽幸福之路,提高幸福指数,极大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激发了教师潜能,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信任激励。在职称晋升、评优树先等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中充分释放“话语权”,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每学期组织“我为学校发展献一策、我为教学献一计、我为学生成长献一招、我为后勤服务进一言”活动,引领教职工以主人翁的身份想学校所想,急学校所急。
奖惩激励。制定并实施《教职工考核评价细则》,根据年级团队成绩确定不同优秀比例,突出对进步的激励。同时,加强师德教育,对明知故犯者“零容忍”,评优树先中实行“一票否决”。
情感激励。学校将周三设为校长约谈日,教师们关于工作生活的意见和建议等,都可以面对面地与校长进行交流。每学期举办教职工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书法绘画比赛,举办健康讲座、心理疏导知识学习。实施“暖心工程”,第一时间把组织的关心送到每个教职工的心坎上。
荣誉激励。师德方面,每学期举行“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凡入围的教师师德考核一律满分。在教学方面,设置梯级荣誉奖励:年级分“功勋年级”“优秀年级”,备课组、教研组分为“功勋备课组(教研组)”“优秀备课组(教研组)”,教师分为“功勋教师”“金牌教师”“优秀教师”,层层评选,对优秀教师在教学质量分析会上通报表彰,并通过学校微信平台宣传,在评优树先中加分奖励。
建行为文化之“术”“包比清扬”促进学生成长
学校行为文化是推动学校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行为表达,彰显学校的办学品位。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师生对学校理念认同、接纳,形成共识,增强合力,彰显学校办学理念,提升良好教育形象,获得社会公众认可。近几年,我校不断引导全校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通过“包、比、清、扬”四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展物质文化之“器”“乡土课程”浸润孩子心灵
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能给师生以感染和启迪,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通过认真构思与精心布置,让校园中的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文化墙”里的校训、校歌、校徽成为师生的精神动力源泉,通过环境文化熏陶,凝聚向上的精神力量,打造奋进的集体,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挖掘不可替代的乡村资源,开发有乡村味道的特色课程,让乡村文化润泽每一位学生的心田。我们开发了《高泽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让学生利用寒暑假走访村里的老人,探访乡村古树老屋、文化景点,搜集乡村名人故事和民俗传说,拍摄图片,记录文字,做乡村文化的传承人。
乡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神经末梢”,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办好乡村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教育的使命和担当,我们要充分挖掘乡村教育资源,办有特色的乡村学校,让乡村文化润泽每一位学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