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凡老师

□ 鱼亚强

字数:1529 2024-10-30 版名:成长
 
  十余年,我一直像个学生,恭敬地称曹有凡为“老师”。
  2018年夏,得知曹老师要为我“问诊”课堂,内心无比兴奋地驱车百余公里,赶赴咸阳上课。一路上,我无数次在脑中“预演”《童年的发现》一课。然而,站上讲台的我看到目光炯炯的曹老师端坐后排,竟一时慌了神,稀里糊涂地“说”完了那节课。我清楚记得,那节课上得磕磕绊绊,好几次是照着教案念的。最后,满头大汗、满心失落的我走下讲台,靠近了曹老师。曹老师递给我一张纸巾,爽朗地笑道:“小伙子,赶那么久的路,辛苦啦。”我对刚才的课没过多解释,嘴边怯怯地挤出几个字:“我的课……”“失败是成功之母。不摔跟头,我们怎么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曹老师没评课,却就此说清了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
  接着,她拿起桌边的课本,径直走上讲台,面对学生亲切地说:“孩子们,老师今天带大家认识一个和大家年龄相仿,却有重大科学发现的孩子,好不好?”如一潭死水的课堂落入几枚“石子”,陡然泛起涟漪——那绝对是被曹老师的情绪激扬起来的。我落座后排认真聆听曹老师的示范,如沐春风。我身旁一位老师向我窃窃耳语:“曹老师是小学语文届的专家。她的课堂过程自然、内容生动,我们今天能现场受教,实在难得!”
  我边听边记、边记边悟,几处精彩令我心生热烈——语文如斯,景行行止。课毕,曹老师走近我,温婉和善地说:“我刚才给你作了个示范,你可以参考。”这时,我向她陈述自己的备课过程:我截取了很多辅助资料的精华内容,边备边思,没少下功夫。曹老师一语中的地说:“你要多在课文上下功夫,教材是我们的‘第一教辅’。你要从文本中‘深挖’出自己的独特理解来,再去融会贯通。这样,语文课堂才拥有思想,才属于自己。”曹老师的那节课、那些话印在我心底。此后,我将课本放在书案床头,没事就边读课文边思索;有了困惑,再去查阅资料。
  这就是曹老师!她一贯做在前、说在后——不是用干瘪的理论把“篮子”填满,而是身体力行、毫无保留地引领和照亮身旁的青年教师。
  曹老师对于热爱的教育事业,总是表现出比青年人更多的智慧和活力。我记得承担由她主持的重点课题的子项目时,深夜11点多,我完成相关任务后,迫不及待地向她汇报,本以为次日会收到修改意见。可是,当我洗漱安寝时收到了曹老师的回复。她逐字逐句,圈画勾点,有些地方的批注甚至多于内容本身,再望钟表,已近凌晨1点。后来,我得知她当天6点就得前往农村基层学校开展教研活动,为了不影响我的工作进度,便连夜起床审阅。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曹老师带领工作室老师研讨相关书稿时,大家若捆缚于个人负责的那一块,她总能及时指点;当我们出现思维停滞,她习惯逐一列项,清晰说明,以供我们后期消化。这就是曹老师!她一辈子调动全部精华为教育事业竭尽全力,像干将莫邪一样把自己炼进了剑里。
  我热爱思考和写作,曹老师常常是我文章的第一读者。我每写完几篇后,就习惯性地将它们呈给曹老师,由于太在意她的点评,故而兴奋的情愫中掺杂些许忐忑。有时候,曹老师会推荐相关书籍和文章,让我多方吸取观点,正如她教导我:“写文章不要‘你以为’,而要‘我认为’。反复求索、实事求是,才得正解。”有时候,曹老师还把我的一些好文章推荐给相关报纸杂志。她对我说:“你爱写、能写是难得的好事,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好结果。”这份感情一直鼓励着我勇敢地驾驶好生活的小船,一往无前。
  这就是曹老师!她能敏锐发现和放大每一位青年教师的闪光点,最后帮助他们构建成长的踏板,勾勒未来的图景。
  这些年,我不断刷新对曹老师的认知,可总觉得不够全面。究其原因,我想曹老师身上明示着一种精神——教育家精神。当她与这种精神结合时,她的信仰、思维、言行就无时无刻不充满着奋进的力量、就无时无刻不闪耀着夺目的光芒。曹老师如一缕阳光,我虽不能知其全形,可她照亮了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