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古诗文教学探索

□马淑琴

字数:1513 2024-10-27 版名:教育理论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共选入古诗文112篇,约占课文总数的30%,可见古诗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古诗文教学在小学阶段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语文课程标准》)。基于此,笔者在古诗文教学中,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只有在兴趣的推动下,才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古诗文学习中来。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笔者抓住小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是笔者设计的《夜宿山寺》的导入环节。
  师:我们学过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大家能否背一背?
  (一名学生背诵《望庐山瀑布》)
  师: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我们折服于李白丰富的想象力。一天夜晚,李白借宿于一座山寺,他又创作出怎样的诗句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夜宿山寺》。
  这样的导入环节,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很快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二、以读代讲,感悟韵律
  古诗文语言优美,韵律和谐,是培养学生语感和美感的重要素材。低年级的古诗文教学,要顺应儿童喜读好背、记忆力强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因此,笔者教古诗,总是把朗读贯穿课堂教学始终。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如个人读、男女读、小组读、全体读等,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从读中感受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意境美。同时在朗读过程中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启发想象,体悟意境
  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古诗中,诗人常常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所描绘的景物之中,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古诗文语言精练、意境深远,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笔者教授《夜宿山寺》时,通过朗读,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如“手可摘星辰”,诗人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展现了诗人的浪漫情怀。
  因此,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感悟,调动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积极性。
   四、品诗作画,展示诗中有画
  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现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古诗文意象深邃,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画面和情境,诗画二者相互交融,诗可以拓宽画的意境,画可以补充诗的物象,通过联想、想象,给予读者二次创作的空间。
  例如《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就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教师在结束基础古诗的学习以后,可以让学生通过鲜艳的彩笔完成庐山瀑布的绘画。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体会古诗的画面美、意境美。利用这种方法,不仅凸显教学意义,提升了教学实效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拓展阅读,传承文化
  中国的古典诗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数千年来深度参与了文化核心价值的形成与民族精神的塑造,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被誉为中华文化的“芯片”。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挖掘诗歌内涵,适时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咏柳》,教学时可以这样挖掘其文化内涵:诗人描绘出刚刚发出新芽的柳树美丽的姿态,并对大自然的神奇发出了由衷的赞颂,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小学阶段是学习古诗文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坚持从学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使古诗学习“有声”“有意”“有形”“有文”。
  (作者单位:陕西省旬邑县原底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