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阅读涵养教育家精神

□于建营王元东

字数:1663 2024-10-27 版名:理论
  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要求“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高水平阅读是涵养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
   爱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
  爱读书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全民阅读习惯和读书氛围,提升民族精神素养,提升人们幸福指数,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科技,一打就垮;没有精神和文化,不打自垮。读书无疑对人生、对教师职业成长、对民族的发展意义重大。对人生而言,阅读可以学习知识,丰富自身;增加内涵,提升气质;感悟生活,抚慰心灵;给人快乐,使人成长。对教师来讲,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领悟教育真谛,反思教学行为,改变精神气质,增长职业智慧。对民族而言,读书可以提升民族素养,涵养民族精神。
  新时代,读书虽然已经不是学校和教师的专利,但无疑对学校和教师尤为重要。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学校就是读书的地方,读书是学校最清晰的本来面目。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文化传承者,是学生成长的心灵引领者,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承载者,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让淡淡书香在教室里弥漫,在校园里飘散,在家庭中播撒,在血液里流淌,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是校园最美的风景。
  作为教师,要在养成阅读习惯的基础上,把读书上升到教师职业素养的层面,有计划地把阅读纳入工作范畴,让阅读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
  读好书:世事洞明皆学问
  经史子集,传承中华文脉;诗词曲赋,侵染沁人书香;晨诵暮省,倾听生命拔节。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次阅读,就是一趟心灵之旅。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
  孔子说“有教无类”,我认为“好书无类,开卷有益”。在社会出版刊物严格管理的今天,我们在书店或者网上看到的书籍,大多是一般意义上的好书,但对教师而言,哪些才是好书呢?我个人的好书排序榜是这样的:
  思想哲学类书籍,能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洞察事物的本质。人物传记类书籍,能滋养人生信仰,培养人坚韧不拔、不折不挠的毅力和品格。文学类书籍,能满足不同人的精神需求和兴趣爱好。教育教学专著类书籍,能使学科专业知识更新迭代,弥补、纠正、更新我们的知识结构。革命文化著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等,可以让我们凝练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的素材,更好地回望走过的路,眺望未来的路,走好当下的路。
   善读书:知行合一传薪火
  善者,美好也。泛指至善至美、纯净的内心与美好的行为。“善读书”可以理解为:读书是人间美好;读书能把人带到一个至善至美的境界;读书能使人的心更纯净,从而善行天下。喻意我们要好好读书,走进书的世界,领会书的思想,创新自己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在知行合一中提升素养。
  弘扬教育家精神,我们会对“阅读涵养教育家精神”得到这样一些启示:
  从阅读经典中汲取智慧和营养。教育家精神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要通过阅读经典,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从阅读革命文化中涵养正气和底气。教育家精神熔铸于红色革命文化。通过阅读人物传记类书籍、革命文化书籍,学习革命前辈开阔的胸襟、博大的胸怀、坚定的信念、坚韧的意志、敢为天下先的追求,能为我们的工作注入正气和底气。
  从阅读榜样著作中获得勇气和力量。教育家精神凝练于榜样的力量。通过阅读于漪、窦桂梅等人民教育家的书籍,学习他们乐教爱生、甘于奉献、启智润心的躬耕态度,能从中获得工作的智慧与勇气。
  从先哲思想中明确职业操守和规范。教育家精神备载于先哲思想。仁爱学生、为人师表、因材施教是教育家精神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备载于各类先哲的思想文化书籍里。
  在知行合一中坚守育人初心使命。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新时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的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求实创新、与时俱进是教师职业与民族复兴强国梦紧密相连的时代命题,是教育家精神社会发展的深刻内涵。阅读生智慧,实践出真知,研究新情况,形成新思路,开拓新境界,培育新赛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既是我们教师职业的追求,也是人才培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