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政课教师不能止于“有”

□吕建

字数:1288 2024-10-23 版名:声音
  近日,《安徽省小学思政课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行动培养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培养方案》)发布,《培养方案》明确,本次培养周期为3年。培养对象须在3年内完成一个优秀团队、一项课题研究、一篇期刊论文、一本个人专著、一批数字资源、一节课例展示、一场学术报告等7项考核任务,完成考核指标不满3项时,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等级,将取消培养对象的资格。(10月15日《中国教育报》)

  发挥种子教师辐射带动作用,在“优”字上做功课谋变局,着力加强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可谓抓住了提升小学思政课育人质量的“牛鼻子”,为广大小学上好思政课提供有力支撑。
  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以来,全国上下迅速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做了扎实有效的工作,中小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仍有一些学校尤其是小学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不少短板:有的学校思政课教师兼职率较高,课时被挤占挪用现象严重,思政课教师“边缘化”;有的学校只盯着“分”不看“人”,思政也“应试”,思政课教师沉迷题海战术,搞机械刷题。同时,思政课教学研训缺失,思政课常规管理聊胜于无,思政课师专业成长无助乏力,课堂教学、实践育人失之于偏、失之于弱,育人质量难以保证。
  思政课是扣好青少年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课程。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在保证数量充足的前提下,强化思政课教师思想引领及专业成长资源要素供给,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
  一方面,教育部门要主动谋划、大力推进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落实“为师生上思政课”等要求,为小学思政课教师上好思政课提供思想引领和背景支持。小学书记、校长要当好“第一责任人”,把思政课当成大事要务,记在心上、抓好落实,确保每学期“至少专题研究1次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都能走进课堂听课讲课”,做好小学思政课教师重要“合伙人”。
  另一方面,要摒弃“唯升学率”教育政绩观,按照《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有关要求,建立鲜明、正确和导向性强的教育评价“指挥棒”,纠正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引领中小学校回归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提高中小学校考核评价思政课赋分和区分度,给城乡小学开好思政课吃下“定心丸”,为广大小学思政课教师理直气壮上好思政课撑腰鼓劲。
  在此基础上,要围绕一个“有”字,采取精准补充、转岗专任等多种方式,优化区域师资配置,不断增加总量,尽快实现小学思政课教师专职化。要落实中小学思政课特聘教师制度,邀请先进模范、英雄人物、身边好人等“客串”思政课教学,提高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优秀率”。同时,要聚一个“优”字,通过学习培训、集体备课、说课磨课等形式,搭建专业成长“立交桥”,不断增强小学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和实践育人能力,强力支撑学校“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和网络“云课堂”协同育人。
  另外,还要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助力思政课规范发生。要建立与语数外并行的备课、上课、辅导、答疑等教学常规,以常规管理促进小学思政课高质量发生。要建立并实施小学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探索制定基于知行合一的教学评价办法,以检测评价倒逼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