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中之智,教育锦囊
——读《教育挑战与超越:给教师的60个成长锦囊》
字数:1645
2024-10-23
版名:悦读
□王 欢
和绝大多数教师成长类书籍的装帧一比较,《教育挑战与超越:给教师的60个成长锦囊》的设计显得“土里土气”。但看过之后我明白,“土”也是王福强校长最本质的特征,来自一线教育土壤之“土”;来自本土教育经验的整理和反思之“土”;来自想要守护一方教育“净土”的理想和情怀之“土”;扎根教育田园之“土地”,散发出泥土芬芳之“土”。
这种“土”是难能可贵的。
可贵之一,这样的书,是教师成长类书籍的一种典型代表,经验总结,专家指导,给教师具体的工作方法,切实可行。
本书分为专业成长、课堂教学、师生关系、后进生转化、家校共育五个部分,加起来一共60个锦囊。每一个锦囊都针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十分适合刚入职的教师使用,丰富自己的教育常识,学到具体的方法,可以作为校内或校外各级各类培训的有益补充。
其中三个锦囊在我看来体现出王校长对教师的前瞻性思考:第一条,专业水准,赢得职业尊严的关键;第二条,个性发展,让自己与众不同;第三条,放低身段,服务意识很重要。
在教师这个行业中,很多人靠自己的权威来获得家长和孩子的尊重,这种尊重是服从和恐惧之下不得已的选择,但是一名教师最让人尊敬的应该是他的专业性,注重个人成长,深耕课堂教学,尊重理解家长,服务孩子成长。所以,这样的教师必然是非常有个性的,与自己的同行相比有着独特的个人风格,会从教育的角度观察思考,做好日常工作。而服务意识,是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权威的最好办法,不再把孩子当成教育的对象而是服务的对象,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可贵之二,以日常教育案例分析为写作的主要思路,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层面出发,立足于怎样做更好的教育,清清楚楚,指导性强。
这60条妙计大体都包含三个部分,案例呈现、问题剖析、破解锦囊。用案例把问题呈现出来,更加贴合教师的工作实际,很多时候那些让教师头疼的瞬间就是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这些都需要不断思考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比如,如何讲评试卷,如何用好教参,如何与学习困难学生沟通,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每个问题都很大又很小,大到需要考虑整个教育环境,小到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都不是很容易就能找到好的操作方法。但这本书里的方法指导,每条策略都写得清楚又规范。例如,第31条锦囊——关注个性:多一点欣赏眼光。具体如何执行,王校长这样说:
投其所好,结下“师生情”;善于迂回,拒绝“硬碰硬”;学会示弱,成为“倾听者”;环境影响,营造“家文化”;向外求助,发挥“合作力”。
每一条破解之法都一目了然,对于初入职场的教师来说是很好的工具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7个锦囊——职业取向:做“名师”,更要做“明师”。其中有一条破解之法是“读熟政策”,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但是很少有人提及。只有先读懂政策,才能明白作为教师应该做什么、避免做什么,才能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不做井底之蛙。
在这本书中,王校长把每个问题都掰碎了,细细地说给大家听。很多教师需要的就是这种非常具有指导意义的书籍,方法也是从经验中得来的,作为一名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教师,确实有很多的经验可以和年轻教师分享。所以,这就打破了我之前的一种想法,我一直认为只有年轻教师是需要成长的,其实只要工作在这个岗位上,就一直需要成长,与年龄无关。与《为师生赋能》相比,这本书更加贴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更加细致和具体,可见王校长也是一直在学习和进步的。这本书里的经验之谈,都是从本土教育实际出发的,我们的教育土壤确实存在问题,许多人都觉得理论指导实践不够清晰明了,其实不是理论出了问题,而是当土壤出了问题的时候,不从土壤本身出发,光靠理论指导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能够面对教育环境中的真实问题,并给出具体的办法就是十分有借鉴意义的,如此,适合时代的教育变革才能真实发生。
其实最重要的“土”就是教育的大环境,脱离了实际而进行的教育指导和经验传递就如无根之木。这60条妙计对于走在教育之路上的教师很有帮助,这些具体的案例和方法会缩短新教师与工作实际打交道的距离和时间,帮助教师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