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植百草 本草飘香传文化
□吴大元 程先国
字数:1925
2024-10-20
版名:知行
重庆市开州区关坪完全小学近年来面对撤乡并镇、移民搬迁、务工外出等诸多挑战,以中药材种植为支点撬动五育并举,努力发挥传统中医药文化与乡村教育相结合的功能,走出了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
融合行动
在探索中草药种植与劳动教育、中医药文化深度融合的实践中,学校围绕课程体系构建、赋能引领强化、多元活动开展、加工体验深化及多方协同联动等核心环节,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有效实现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与文化传承的深入发展。
体系构建,时空交融。学校将“劳动实践植百草,本草飘香传文化”活动融入一至六年级学年计划,助推其时间上的连贯性和空间上的延展性。根据国家课程计划,融合设置《悠悠种植香》《灵绘种植画》《巧手我制作》《妙语我来讲》等系列课程,按季节变化调整活动内容,保证每个阶段的学习都与中药材的实际生长同步。在空间布局上,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打造了“一园(关小药材种植园)”“一墙(中医药文化墙)”“一廊(中医药文化长廊)”“一坊(妙手写绘艺术坊)”“一屋(艺品收藏屋)”“一堂(百药存展堂)”等集种植、展示、学习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践基地,不仅在校内开辟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实践空间,还依托校外三峡药博园,拓宽了学生的实践视野。
强化师资,引领成长。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采取了一系列赋能措施。一方面,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升其在中医药知识与种植技术方面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邀请老中医及农业种植专家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和实践指导,提升师生的专业水平。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种植实践,面对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有效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与技能的掌握。
活动多元,文化浸润。学校积极策划并实施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文化活动,如参观展览、主题节、主题日等,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多元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学习中医药知识,还能通过制作中药香囊、花草茶等手工艺品,亲身体验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体验深化,实践转化。学校特别注重学生在中草药种植全过程中的参与感与体验感。从种子挑选到成品制作,精心设计与实施每一个环节,让学生体验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制作体验中,有效安排学生在专业指导下参与中药制剂的制作过程,学习药食同源的饮食知识,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适度安排治疗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疗法的魅力,感受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
多方联动,共筑生态。中草药种植教育的成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参与。学校积极寻求家校合作、整合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多方联动方式,构建起一个开放共享的教育生态。通过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到学生的种植实践中来,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有效利用地方药材厂等“活教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机会;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将所学的中医药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实现知识的转化与升华。
实践反思
学校探索实施的融合行动,从融合创新到文化自信,从目标定位到路径探索,再到校园文化营造,中草药种植为劳动教育与中医药文化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有效支撑,获得了五维并进共绘教育新图景的成功经验。
融合创新,劳动教育启新篇。在信息化与智能化浪潮中,学校重新定义劳动教育,将新形势下劳动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将中草药种植融入其中,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学生在实践中不仅掌握了劳动技能,更在体验中激发了智慧与创造力。
目标同向,战略定位筑基石。学校深刻认识到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与劳动教育提质的核心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明确战略定位,将中药材种植作为桥梁,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教育改革与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问题导向,路径创新促发展。针对青少年传统文化认知不足及劳动观念淡化的现状,学校积极探索中药材种植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通过设立种植基地、开发特色课程、引入现代科技等手段,不断推动教育模式的创新,以满足新时代对教育质量提升的需求。
育人为本,文化自信显价值。中草药种植不仅是一项劳动实践活动,更是传承中医药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参与种植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在学习中医药知识,更是在体验中感悟生命的奥秘与自然的力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及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校园文化,中草药园育新苗。在校园中建设中草药种植园,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更在无形中营造了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学生们亲手种植、照料中草药,不仅掌握了实用技能,更在劳动中收获了成长的喜悦与成就感。中草药园成为了培育新时代青少年的摇篮,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