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跨学科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陈亚亚

字数:1528 2024-10-13 版名:教育理论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跨学科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初中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科目,其跨学科教学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是跨学科教学的关键一环,对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语文跨学科教学中合作能力培养的价值体现
  1.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有机会实践并深化团队协作的能力。通过与同学共同努力,学会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与他人分工合作,如何通过高效沟通有效解决问题。这样的经验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完成任务的能力,还让他们对团队协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便在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适应团队环境。
  2.增强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发表各自的见解和意见,与团队成员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通过互相倾听和讨论,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锻炼相互之间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而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默契,共同提升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筑牢根基。
  二、语文跨学科教学中合作能力培养的实践举措
  1.语文学科融合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语文学科自身富有艺术特征,在教学中,将文学和音乐进行有效融合,能够提高课堂的艺术感染力,将语文课堂打造成充满魔力的音乐天地,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学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唱《黄河大合唱》,在旋律激昂、气势磅礴、热情深切的音乐声中凝魂聚力,让同学们感受到只有集体的声音才能形成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在这种氛围下充分感受到音乐与语文教学相融合的美妙与魅力。
  2.语文学科融合生活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语文学科融合生活教学,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锻炼协作与沟通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如剧本创作与表演,让学生在共同讨论剧本、分配角色和排练过程中提升合作技巧。此外,组织学生开展社区调研项目,让小组共同研究地方文化,通过收集资料、整理信息,培养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组织模拟辩论赛,让学生在观点碰撞中学会倾听与尊重,提高口头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这些生活化的学习方式,使合作能力的培养更具实效性。
  3.语文学科融合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古人云“文史融通,文可为史添秀,史可为文之材”。语文教学中如能紧密结合史学人物形象、史学故事、时代背景,能够让学生对社会发展史和语文学科基本知识进行深入了解与深度掌握。
  4.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技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向学生传授合作学习的策略和技巧。其中合理分工和有效沟通尤为关键。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特长和兴趣进行任务分配,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发挥所长,共同推动项目的进展。同时,教师还应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包括倾听、表达、反馈等技巧,在交流合作中实现1+1>2的效果,从而不断拓展合作学习的深度。
  5.完善评价体系,关注合作过程。在跨学科教学中,构建一个完整而细致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该体系应聚焦于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全方位地反映其合作技能、创新思维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投身于合作学习之中,为他们提供一个宽松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使其能够充分展示自我、发挥潜能。通过科学的评价和正向的激励,助力学生不断提升合作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总之,合作能力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能力,关系到学生未来的人际关系、沟通技巧等,这种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对于语文教师来说需要做好全面分析,不可急功近利,要从教学方式改革入手,改变自己的授课状态,在语文跨学科环节中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这一能力的有效提升,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陕西省韩城市新城区第五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