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蒋 健

字数:1779 2024-10-13 版名:理论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学校教育改革、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也成为了学校培育人的目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全面地概括了新时代学生该具备的能力,这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中国教育迫切改革的需要,是学生成为“现代人”“全面人”“未来人”的需要。核心素养的提出,理应成为学校管理者、教育者思想转型、方法转变的行动指南。作为新时代的学校、教师,尤其是义务段学校,更要彻底摒弃“唯分数论”“唯特色论”“唯形式论”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管理
  营造整体育人氛围

  核心素养对于学校管理工作来说无疑是行动指南、教育核心,学校管理者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把核心素养作为学校顶层设计的依据,深化、细化核心素养在学校管理中的每个环节、每项任务。学校管理者要从物质、制度、精神等层面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深入思考、探索实践、大胆创新,但要坚持以核心素养为依据,不搞标新立异、不搞与众不同。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学校整体的精神、价值观和信仰。
   以思想解放促进教师发展
  打造新型教师队伍

  首先,教师要转变唯分数论的观念。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教师要把“六大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分数固然重要,但教育的本质、初心需要每位老师坚守,不可动摇。六大核心素养并不只是靠分数体现、靠考试评价,学生需要的是学习适应社会生存、追求个人发展、奉献社会的意识、能力和方法。
  其次,教师要改变单一、单向的教学方法。一节课40分钟,教师该如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融会贯通,为学生展示自我、探索知识、掌握方法搭建平台,是每位老师打造新型课堂、重塑自我必须深思和彻底改变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学生集听、看、想、做、讲等要素于一体,学习效果达90%以上。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着眼于这些要素,让学生耳到、眼到、心到、手到和口到。
  最后,教师要理清活动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对活动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有辩证的认识。活动与教学都是教育的内容,两者相辅相成,教学中有活动、活动中亦有教学,合理、有效的活动会促进教学工作。学校的活动举办到位、领导重视、学生积极性高会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的情感,从而促进班级凝聚力、学风的提升。而每一次的活动也是倾注了班主任、学科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想法,是非常好的一次教育机会。
  以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塑造适应社会的学生
  深化课程改革是各地区、各学校近年来的重点工作之一,制度的出台、方案的颁布都为深化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除教育部、省教育厅规定的基础性课程外,拓展性课程也成为了各校研究、探索的重点,课程众多、形式丰富、标新立异、百花齐放成为了近年来拓展性课程的特点。
  体育是一门培养学生在人生道路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学科,是一门磨炼学生意志、养成坚韧不拔品质的学科,是一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规则意识、竞争意识的学科。通过长年累月的体育教学,学生能够树立胜不骄败不馁的意识,坦然面对社会的竞争和压力。深化体育教师教学理念的改革、体育课堂的改革,发挥体育教学的真正价值是每一个学校管理者、体育人亟待解决的问题。
  艺术是一门注重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艺术的课程。应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的课程。通过艺术教育能让学生产生正确的语言美、服饰美、礼仪美、心灵美、道德美等价值观念,自然、自觉地摒弃错误的“美”。发挥艺术美育功能,与德育、心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亦是每个学校管理者、艺术人值得深思的问题。
  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应成为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养成劳动习惯的课程,通过劳动的体验、参与、实践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重视劳动教育,发挥劳动课的育人功能,强化劳动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之间的联系,更是每个学校管理者乃至家长、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
  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考验,更为实现真正的教育注入了强心剂。新时代的教育要培养一批又一批有一定人文底蕴,具备科学精神和责任担当意识,掌握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实践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这六大核心素养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