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雪花

□王彦双

字数:1468 2024-10-09 版名:文苑
  刘伟在墙角的砖石缝里发现一株细弱的草,但父亲说那不是草,而是一株花。
  刘伟从师范大学毕业后,响应号召,选择了去农村从教。父亲在乡村学校干了一辈子,如今已退休,在他的支持下,刘伟在乡下买了一幢房屋。房子小,但一个人住还够用,离学校也近,几十步路就能走到学校,屋子前面还有一个小菜园。
  学校的办公条件极差,窗户蒙上塑料布才能勉强保暖,孩子们的手脚冻伤是常事。乡村的孩子纯朴,但也有顽劣的。打闹、上课不认真、不完成作业的情况时有发生。刘伟是教化学的,必须以实验为基础,但离谱的是,学校竟然没有实验室,更别说实验仪器和药品了。
  生活上的事也让刘伟烦心不已。他买的那幢小房子屋顶是油粘纸的,一个雨天,他下班回家打开屋门,发现外面下大雨,屋里在下小雨——屋顶居然漏雨了。进入冬天后,天气一下冷起来,呵气成霜,晚上睡觉需要将头埋在被子里才不至于被冻醒。左右邻居都养驴,一驴叫起,另一头必然应和。那“啊昂啊昂”的叫声于夜半听来,苦大仇深。刘伟开始失眠,有时半夜惊起,绕屋彷徨,恨自己当初的决定草率,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那年春节,刘伟向父亲提出自己想调回城里的想法。父亲未置可否,却讲起自己在乡村从教的经历。在刘伟听来,父亲当年的教学环境更加艰苦,但父亲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尤其提到那些考上大学如今已经有出息了的学生,更是满脸欣慰与自豪。父亲没有抱怨乡村教学生活的艰辛,却感恩乡村从教生活丰富了自己的生命。刘伟被深深震撼了。
  第二年春天,父亲来小住了一段时间,帮刘伟收拾菜园,种植蔬菜。就在整理菜园的时候,刘伟发现墙角的砖石缝里长出一丛细草,刘伟正要伸手去拔,忽听父亲说:“别拔,那可能是一株花!”刘伟仔细看了一下说:“怎么可能,分明是草呀!”父亲说:“花儿小时候和草一样,长大了开出花来,人们才知道是花呀!”“可是,它生长在墙角,阳光很难照到它,又是长在砖石缝里,吸收不到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刘伟忧心忡忡地说,“即使是花,这么恶劣的环境,它能活下来就不错了,还能开出花来?我不信!”父亲笑得更加意味深长了,“那就拭目以待吧。”
  从那以后,刘伟对工作越来越有耐心了。孩子们虽然顽皮,但却纯朴可爱,只要真心付出,他们就会回报更多的爱。刘伟买来药品,用洗脸盆代替水槽,用罐头瓶代替集气瓶制出氧气,看着细铁丝真的在玻璃瓶里噼里啪啦地燃烧起来,学生们的眼睛也仿佛被点亮了,充满了惊奇与激动。他们喜欢上了刘伟,也喜欢上了化学课,没事的时候总喜欢围着刘伟叽叽喳喳问这问那。下雨天,离家远的几个孩子就来他家里住,小小的房间也热闹了起来。
  最惊喜的是孩子们的成绩,简直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那一年中考,刘伟带的班有11名学生考入重点高中,轰动全县。
  又是一个清晨,刘伟在他的菜园里见证了一株“草”的盛开。那丛已被他遗忘,生长在墙角,从砖石缝里生根发芽,差点被他拔掉的草,如今已成长为碧绿葳蕤的一丛,数朵淡蓝色的小花杂布其间,优雅的花姿,淡淡的花香,赏心悦目,让人心情一下子爽朗快乐起来。
  刘伟打电话告诉父亲花开的消息,父亲告诉他,那种花叫蓝雪花,以前多生长在路边,是一种极为顽强的花,即使马蹄践踏,车轮辗压,依旧会努力开出花朵。
  刘伟站在蓝雪花前,忽然产生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恶劣的环境,无人关注,无人欣赏,甚至摧残践踏,却欣然接受命运的安排,不懈生长、开花,努力向上,自美其美,从困苦中生发出美好,这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精神。刘伟一下子想起自己教的这些可爱的乡村孩子们。
  刘伟送给每位学生一本日记本,扉页上都是一首题为《共勉》的诗:
  砖石缝里自生芽,
  无人理睬无人夸。
  淡雅芬芳争上游,
  墙角一蓬自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