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我的那束光

□王永丽

字数:1450 2024-10-09 版名:成长
  2017年8月31日,我结束了5年乡村任教经历,前往城区学校报到,那也是我初中毕业后,时隔12年再次遇见杨老师的日子。他还是老样子,永远和和气气,永远文质彬彬,就像一道光,总能照亮身边的每一个人,一如12年前。
  “上次县级作文评选你获奖了。刚刚有县上领导来检查,我把你的作文本拿给他们看了,他们对你的评价特别高……”什么?我的作文在县级征文中获奖了?我以后也能上大学?当时他还跟我说了什么我记不得了,我只记得那天下午仿佛有一道光照亮了我,让我对未来有了无限向往,对文字有了更多的渴望。也许,那个时候,长大当老师这个梦想就在心里的某个隐秘处悄悄发了芽。
  当我有幸实现儿时的梦想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然后又幸运地与我曾经的老师相逢在同一所学校时,我才真正懂得了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内涵。而在这之后的共事里,他依然在用他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深深教育着我。
  成就学生,助力学校发展一直都是他的追求。记得我刚从乡村小学升入镇里的初中时,求学的十几里山路通常与伙伴们结伴而行,但也从不觉得辛苦,仿佛这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直到初一时遇见了那个刚刚从师范院校毕业,一头扎进乡村教育里的杨老师。
  那时他是我们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他常对我们说勤能补拙,现在认真听的每一节课,都是走出大山的基础,因此,每次上课时他比我们任何一个学生更用心。班会课上他会给我们描摹大学生活的美好,让我们看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他告诉我们,作为山里的孩子只要加倍努力,就能走出大山;他鼓励我们,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我们不比城区的孩子差。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雅思贝尔斯曾在《什么是教育》中如是说。现在我的那些同学们有的成为警察,用法律准绳守护百姓心中的公平正义;有的成为软件工程师,用数字编程去搭建那些奇妙的数字世界;有的扎根三尺讲台,用自己曾经在老师那里汲取的养分反哺自己的学生……我们用事实证明他曾说得对,我们的确不比任何人差。追溯我们走出大山的共同契机,那便是曾有一束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有一朵云推着我们飘向更高远的天空。
  陶渊明对“教师”一职曾有“为师之道,端品为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精彩论述,而我在十数载的求学生涯中,也遇到过许多如他一般,用行动为“教师”二字作注的好老师。作为教师,他们虽不似学者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又未能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他们数十年来扎根教育一线,以“爱”执三寸粉笔,数十载两袖清风,在四季轮回中坚守从教的一片初心。他们立德修身,把知识的火种播撒在一个个幼小的心灵里,又爱生如子,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学生们的每一个梦想。他们让知识之花绽放在祖国的土地上,让教育没有了荒野,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托举了山里无数孩子的人生。
  今年是我走上教育工作的第12年,在一个轮回的从教经历中我逐渐明白什么是大先生,什么是教育家精神。我想中国的大先生、教育家精神除了要有扎实的学识、崇高的师德,还应该有爱。而教育家精神与大先生的内核与源头实则都是一个字——“爱”。“爱”如繁星,黑夜因它而璀璨;如火炬,寒冷因它而退却。我想当教师怀揣着爱走进教育事业,并且用爱照耀学生,那他的学生必然前程灿烂。正如古人云:“师者如光,微以致远。”每一个在教育一线奋斗着,致力于散发知识的微光,引领学生成长的教师都是这个时代的大先生。
  何其有幸,我曾遇见一位好老师,被那束散发着爱的光照亮。漫漫求学路,十二载从教路,是我沿着他的步伐追寻光的足迹。而今我愿如他一般——不忘从教初心,争做时代大先生,去成为照亮学生的那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