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的应用
□马云霞 武园利
字数:2396
2024-10-06
版名:知行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本质认识的提炼,是数学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转化思想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数学思想。小学数学中“数的运算”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是教师十分重视的教学研究领域,学生运算能力的形成,有许多的教育者进行了实践研究,但是系统关注转化思想在小学“数的运算”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比较少。笔者以转化思想为重点方法,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联想思维出发,通过大量教学实践与反思,尝试在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板块,研究总结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方法应用的有效策略。
教学实践分析,对比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实践,分析研究转化思想在计算中的易错点教学,混合运算教学中落实到具体课堂中的方法设计,反思效果,寻找小学数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育人途径。
转化思想引导,突破计算教学中的难点、易错点。小数除法一直是学生出错率极高的一个教学难点,其中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学生在实际计算中出错率居高不下,以《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教学为例,尝试将对算理的理解作为化解难点的突破口。
教学时根据问题:6.75元可以买5.4米长的彩带,每米彩带要付多少钱?教师观察发现学生的不同解答思路:
(1)6.75 ÷ 5.4=(6.75 × 10)÷(5.4×10)=67.5÷54=1.25(元)
(2)5.4m=54dm,6.75 ÷ 54=0.125(元),0.125×10=1.25(元)
(3)6.75÷5.4=(6.75× 100)÷(5.4×100)=675÷540=1.25(元)
(4)6.75÷5.4=675÷54÷1000=12.5÷1000=0.0125(元)
在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就能够发现孩子们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除数的转化问题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错误的或者正确的解答的方法,进一步使这样的资源更加丰富,并引导学生运用估算,排除错误的做法。在给学生做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小结时,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思考过程,经过师生交流,学生的互相补充,发现以上所有方法都是将除数5.4转化成了54,本质上都是转化的思想,让学生明白他们自己也经常使用这个方法,学懂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举一反三解决新问题,体验数学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转化思想引导,实现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的整体统一。运算律在小数混合运算中的学习,可以利用知识迁移,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情境中的算式进行对比,将整数运算律迁移转化应用到小数混合运算中。
多形式融合,整理转化思想在小学“数的运算”教学中的策略
数形转化用形象解密抽象,推进运算意义的教学走向深入。小学数学中涉及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是学生未来学习的基础,对于每种运算意义的学习,又是后续运算方法、实际应用学习的基础,只有理解每种运算的意义,才有可能在应用中正确选择运算方法。关于运算意义的教学,北师大数学教材一贯十分重视利用实物学具、图形构建等形象的载体,来串联教学内容,呈现运算意义,所以教育者在实施运算意义教学的起始,应该研读教材意图,思考利用实物、图形等工具,在教学中设计动手操作活动,化数为形帮助学生读懂每种运算的意义,使抽象的运算符号真正被学生所理解。
比如:对于加减法意义的理解,这部分内容在小学一年级教材中,可设计为摆小棒、圆片的活动。教学中,让学生在操作中将形与数建立一一对应,加法:“3个圆片,再添上2个就是5个”,对应算式3+2=5;减法:“5个圆片分走3个,还剩2个”,对应算式5-3=2。这些活动的设置,化抽象为具体,既有利于学生对加减运算的理解,也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加减法意义的内化理解,使得乘、除法意义的教学有法可循,同时也给了学生思想方法上的启蒙。
数形转化将分数乘除法教学中的运算意义、算理,直观表征于面积模型,便于学生理解算理,符合新课标深度学习的要求。在小学数学分数乘除法的教学中,始终有面积模型参与,主要是针对运算意义、算理的理解。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把握“以形释义,以形释理”的转化思想,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明白算理。
以旧引新打通不同“数的运算”的联系,锻炼学生的联想思维。以旧引新就是新问题转化为旧问题,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小学数学“数的运算”以整数→小数→分数的顺序展开对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是以整数混合运算为基础,利用已经获得的方法和经验的积累来学习小数四则运算就是知识的转化迁移。
在小数乘法、除法的教学中,都是利用一定的规律将它们转化为整数乘除法来进行学习的。只不过,这时的转化需要利用学生已经习得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对于旧知的复习,教育者在备课时要充分预设,给予学生预习的指导和提示,也是对于学生预习能力、联想思维的一种锻炼。
化繁为简是运算律教学、计算与应用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方法。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板块中,运算律的学习既是“数的运算”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一个难点,教师在设计有关运算律教学时,可以从简单的对比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形成运算律模型。
如乘法分配律的学习,可以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应用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列算式,对比异同,感知规律。北师大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一课,以砌砖的情境应用引入学习,在情境中发现两种算式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不同,但是都可以解决“一共有多少块砖?”这个问题,结果是相同的,然后通过对比发现并总结其中的规律。这一课还应用化数为形的方法,锻炼学生从不同角度应用乘法分配律。在之后小数、分数混合运算中,有关分配律的教学,都是用以旧引新的转化思想,引领学生去发现它的通用性。又如,混合运算应用类问题的学习中,当学生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从简单的同类问题开始尝试,在简单问题中,发现通用的思维路径,从而解决复杂问题。
以数学思想为基础的小学数学教学,是蕴涵深度的教学。在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有丰富多样的内容可以渗透、学习转化思想,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可以挖掘、感悟转化思想。在很多时候,转化思想隐藏在教学内容里、教学方法里。面对新课标提出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教师要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思考的主动性,创新的前瞻性,敢于实践,勤于总结,善于反思,在教学中以思想育人,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负责。
教学实践分析,对比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实践,分析研究转化思想在计算中的易错点教学,混合运算教学中落实到具体课堂中的方法设计,反思效果,寻找小学数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育人途径。
转化思想引导,突破计算教学中的难点、易错点。小数除法一直是学生出错率极高的一个教学难点,其中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学生在实际计算中出错率居高不下,以《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教学为例,尝试将对算理的理解作为化解难点的突破口。
教学时根据问题:6.75元可以买5.4米长的彩带,每米彩带要付多少钱?教师观察发现学生的不同解答思路:
(1)6.75 ÷ 5.4=(6.75 × 10)÷(5.4×10)=67.5÷54=1.25(元)
(2)5.4m=54dm,6.75 ÷ 54=0.125(元),0.125×10=1.25(元)
(3)6.75÷5.4=(6.75× 100)÷(5.4×100)=675÷540=1.25(元)
(4)6.75÷5.4=675÷54÷1000=12.5÷1000=0.0125(元)
在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就能够发现孩子们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除数的转化问题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错误的或者正确的解答的方法,进一步使这样的资源更加丰富,并引导学生运用估算,排除错误的做法。在给学生做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小结时,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思考过程,经过师生交流,学生的互相补充,发现以上所有方法都是将除数5.4转化成了54,本质上都是转化的思想,让学生明白他们自己也经常使用这个方法,学懂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举一反三解决新问题,体验数学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转化思想引导,实现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的整体统一。运算律在小数混合运算中的学习,可以利用知识迁移,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情境中的算式进行对比,将整数运算律迁移转化应用到小数混合运算中。
多形式融合,整理转化思想在小学“数的运算”教学中的策略
数形转化用形象解密抽象,推进运算意义的教学走向深入。小学数学中涉及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是学生未来学习的基础,对于每种运算意义的学习,又是后续运算方法、实际应用学习的基础,只有理解每种运算的意义,才有可能在应用中正确选择运算方法。关于运算意义的教学,北师大数学教材一贯十分重视利用实物学具、图形构建等形象的载体,来串联教学内容,呈现运算意义,所以教育者在实施运算意义教学的起始,应该研读教材意图,思考利用实物、图形等工具,在教学中设计动手操作活动,化数为形帮助学生读懂每种运算的意义,使抽象的运算符号真正被学生所理解。
比如:对于加减法意义的理解,这部分内容在小学一年级教材中,可设计为摆小棒、圆片的活动。教学中,让学生在操作中将形与数建立一一对应,加法:“3个圆片,再添上2个就是5个”,对应算式3+2=5;减法:“5个圆片分走3个,还剩2个”,对应算式5-3=2。这些活动的设置,化抽象为具体,既有利于学生对加减运算的理解,也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加减法意义的内化理解,使得乘、除法意义的教学有法可循,同时也给了学生思想方法上的启蒙。
数形转化将分数乘除法教学中的运算意义、算理,直观表征于面积模型,便于学生理解算理,符合新课标深度学习的要求。在小学数学分数乘除法的教学中,始终有面积模型参与,主要是针对运算意义、算理的理解。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把握“以形释义,以形释理”的转化思想,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明白算理。
以旧引新打通不同“数的运算”的联系,锻炼学生的联想思维。以旧引新就是新问题转化为旧问题,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小学数学“数的运算”以整数→小数→分数的顺序展开对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是以整数混合运算为基础,利用已经获得的方法和经验的积累来学习小数四则运算就是知识的转化迁移。
在小数乘法、除法的教学中,都是利用一定的规律将它们转化为整数乘除法来进行学习的。只不过,这时的转化需要利用学生已经习得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对于旧知的复习,教育者在备课时要充分预设,给予学生预习的指导和提示,也是对于学生预习能力、联想思维的一种锻炼。
化繁为简是运算律教学、计算与应用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方法。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板块中,运算律的学习既是“数的运算”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一个难点,教师在设计有关运算律教学时,可以从简单的对比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形成运算律模型。
如乘法分配律的学习,可以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应用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列算式,对比异同,感知规律。北师大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一课,以砌砖的情境应用引入学习,在情境中发现两种算式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不同,但是都可以解决“一共有多少块砖?”这个问题,结果是相同的,然后通过对比发现并总结其中的规律。这一课还应用化数为形的方法,锻炼学生从不同角度应用乘法分配律。在之后小数、分数混合运算中,有关分配律的教学,都是用以旧引新的转化思想,引领学生去发现它的通用性。又如,混合运算应用类问题的学习中,当学生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从简单的同类问题开始尝试,在简单问题中,发现通用的思维路径,从而解决复杂问题。
以数学思想为基础的小学数学教学,是蕴涵深度的教学。在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有丰富多样的内容可以渗透、学习转化思想,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可以挖掘、感悟转化思想。在很多时候,转化思想隐藏在教学内容里、教学方法里。面对新课标提出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教师要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思考的主动性,创新的前瞻性,敢于实践,勤于总结,善于反思,在教学中以思想育人,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