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解决路径 提升科学素养
□郑文庆
字数:1517
2024-09-22
版名:知行
当前,青少年科技教育在理念与实践上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文化氛围淡薄,缺乏精神力量的激发;共性有余个性不足,缺乏特色项目的引领;教育模式单调,缺乏多元渗透;资源开发有限,高质量资源稀缺;协同合作不够,合作形式单一。那么,如何聚焦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路径,促进青少年科技素养的提升呢?
文化熏陶,成为一种精神引领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要将这些文化理念彰显出来,成为一种精神引领,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不仅要物化为视觉上的建筑、物品,符号化有形的具象,还要将其落实在学校的行为文化上,内化为师生的一种自觉行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尚思小学“普贤楼”一楼至五楼建设了五个各具特色的文化长廊,其中之一即为科技长廊。一件件科技作品,凝聚着孩子们的科学智慧,寄寓着他们的科技遐想。与此同时,作品展示激励着更多孩子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特色引领,成为一种有效举措
“世界陶瓷之都”德化县千年不熄的窑火孕育着浓厚的科技教育因子,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对德化陶瓷的传统制作工艺、造型特色、装饰形式、纹样寓意等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陶艺制作的步骤与方法,在实践中感悟到家乡陶瓷艺术的传承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形成了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
多元渗透,成为一种工作常态
学科教学,让科技教育常规化。开足上齐科学课程,尤其是上好实验课,让科技教育常规化,使学生逐渐养成学习科学知识的好习惯,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情感。除了科学课程,还应注意融科技教育于其他学科教学之中。
体验课程,让科技教育活动化。组织学生参观九仙山气象站,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学生了解了人工增雨火箭设备的构造与工作原理、雷电防护、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天气预报流程、气象灾害及防御等知识,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有力提升了学生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项目学习,让科技教育专业化。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以“‘中国制造’为何能闪耀巴黎奥运会”为主题的项目学习。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形成学习成果。
发掘资源,让科技教育生活化。生活是最好的课程,人文精神熏陶就是最好的教育。在科技教育中应特别重视发挥本土资源蕴含着的人文精神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副总设计师郑永煌就是从德化走出去的佼佼者,他是家乡的骄傲,是时代的楷模,更是值得我们崇拜的偶像。他爱党爱国的情操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
协同合作,成为一种正能量
密切馆校合作,优化科教协同功能。加强与陶瓷博物馆、九仙山气象站、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等单位的合作,争取支持,向全校师生开放,把场馆园区资源作为学校的科技教育实践基地。
加强资源共享,提高科教人员能力。拓宽科技教育人员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边实践边总结的反思能力。以科学教师为例,除了常规教学之外,还要加强科学实验、教具开发、活动引领等多方面的能力。
营造良好氛围,助力科教生态重构。学校教育无法承担科技教育的全部。相对于家庭的科技启蒙教育,学校的科学课程、学科渗透,社会的科技教育资源更是亟待整合开发。应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工厂、新闻媒体等多方合力,打破课堂、校园内外的隔离状态,助力重构科技教育大课堂生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探索科学的良好氛围。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35年)》,为科技教育工作纠偏,为存在问题探寻解决路径指明了方向。只要我们以方案出台为契机,在“文化熏陶”“特色引领”“多元渗透”“协同合作”四个方面下功夫,真正抓好科技教育的落实,就能促进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整体提升。
文化熏陶,成为一种精神引领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要将这些文化理念彰显出来,成为一种精神引领,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不仅要物化为视觉上的建筑、物品,符号化有形的具象,还要将其落实在学校的行为文化上,内化为师生的一种自觉行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尚思小学“普贤楼”一楼至五楼建设了五个各具特色的文化长廊,其中之一即为科技长廊。一件件科技作品,凝聚着孩子们的科学智慧,寄寓着他们的科技遐想。与此同时,作品展示激励着更多孩子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特色引领,成为一种有效举措
“世界陶瓷之都”德化县千年不熄的窑火孕育着浓厚的科技教育因子,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对德化陶瓷的传统制作工艺、造型特色、装饰形式、纹样寓意等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陶艺制作的步骤与方法,在实践中感悟到家乡陶瓷艺术的传承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形成了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
多元渗透,成为一种工作常态
学科教学,让科技教育常规化。开足上齐科学课程,尤其是上好实验课,让科技教育常规化,使学生逐渐养成学习科学知识的好习惯,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情感。除了科学课程,还应注意融科技教育于其他学科教学之中。
体验课程,让科技教育活动化。组织学生参观九仙山气象站,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学生了解了人工增雨火箭设备的构造与工作原理、雷电防护、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天气预报流程、气象灾害及防御等知识,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有力提升了学生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项目学习,让科技教育专业化。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以“‘中国制造’为何能闪耀巴黎奥运会”为主题的项目学习。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形成学习成果。
发掘资源,让科技教育生活化。生活是最好的课程,人文精神熏陶就是最好的教育。在科技教育中应特别重视发挥本土资源蕴含着的人文精神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副总设计师郑永煌就是从德化走出去的佼佼者,他是家乡的骄傲,是时代的楷模,更是值得我们崇拜的偶像。他爱党爱国的情操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
协同合作,成为一种正能量
密切馆校合作,优化科教协同功能。加强与陶瓷博物馆、九仙山气象站、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等单位的合作,争取支持,向全校师生开放,把场馆园区资源作为学校的科技教育实践基地。
加强资源共享,提高科教人员能力。拓宽科技教育人员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边实践边总结的反思能力。以科学教师为例,除了常规教学之外,还要加强科学实验、教具开发、活动引领等多方面的能力。
营造良好氛围,助力科教生态重构。学校教育无法承担科技教育的全部。相对于家庭的科技启蒙教育,学校的科学课程、学科渗透,社会的科技教育资源更是亟待整合开发。应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工厂、新闻媒体等多方合力,打破课堂、校园内外的隔离状态,助力重构科技教育大课堂生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探索科学的良好氛围。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35年)》,为科技教育工作纠偏,为存在问题探寻解决路径指明了方向。只要我们以方案出台为契机,在“文化熏陶”“特色引领”“多元渗透”“协同合作”四个方面下功夫,真正抓好科技教育的落实,就能促进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