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发展的关键路径

□周雅梅

字数:1774 2024-09-22 版名:理论
  按照年龄将教师进行分类,青年教师指的是30岁以下,从教时间不超过5年的教师。在我接触的教师中,经过无数次的了解,凭借我直观的经验来判断,青年教师的活力、锐气、接受能力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青年教师是有着较大上升空间的群体。
  教师的培养机制健全刻不容缓。即便是教师资格证考试权力收回,定为国家考试,录取到教师队伍里的新人很多依然不具备从教的资质。不少普通大学的本科生,根本没有系统学过教材教法、教育学、心理学,他们参加的教师资格考试多是些理论知识,没有转化为教学中的实践行为。走上讲台后,讲课完全凭借着恶补来进行。我遇见过一位教师,每上一节课,将学生辅导资料的册子讲一遍,一道题一道题公布答案,毫无头绪和条理,更谈不上重点。
  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教师培训,这个项目对于中年教师的促进效果很低,他们习惯于自己的教法和课堂处理模式。对大多数的老年教师实质上没有多少改进和促进。固有的经验和陈旧的模式已经彻底禁锢了他们的思维和眼界。从心态的角度看,中老年教师对职业认可度降低,开始进入封闭状态,拒绝接受外部的新鲜事物。
  所以,抓好青年教师的入门培训尤为重要。就像一棵小树苗的修剪,必须在早期进行。树苗长大变成歪脖子时,再去修剪已经没有可能性。在青年教师还没有受到经验主义禁锢前,还对职业充满热情和向往时,抓住这个最佳的黄金时期,教给方法,给予点拨,明确目标,指出改进的方法和策略,持续关注他们日常教学中的点滴变化,采取跟踪循环的模式进行对口指导,这样才能让青年教师快速站稳讲台。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路径有三个:一个良好的环境,一个关键的人物,一个关键的事件。
  环境,是学校的氛围、文化、管理制度、人际关系的共同体,也包括地理位置、交通状况、居民素质等外部条件。环境对青年教师的影响极大。一个散漫的环境会毁掉意志力薄弱、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安逸的环境会消磨人的意志和斗志,让人习惯于按部就班,让人沉浸于物质享受,满足于既得利益,不想寻求突破,惧怕改变和革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张扬着进取精神的环境则会激发青年教师的创造力和表现欲,让他们树立远大的职业发展规划,建立较强的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为终身热爱的教育事业做好扎实的铺垫。
  将青年教师放在基层边远的学校进行磨炼打造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某所偏远的乡镇学校,县教育局每年都会分配一大批青年教师任教。这些教师充满阳光和朝气,由于当地的条件差,进入学校后,空余时间他们就专心辅导学生。他们没有多少经验,却有满腔的激情和活力,凭借着高度的责任心,感染学生,陪伴学生,指导学生,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速度很快,而且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逐日攀升,不少成为县级教学能手。
  人物,是领导的关注和同事们的帮助。“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青年教师应该有一个好的师傅,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潜质和优势。某些学校积极尝试的师徒结对、青蓝工程、浸入式教学、影子计划等,都适合青年教师的成长。关键的人物必须要靠一个好的制度来保障,督促其按照职责进行严格指导。如果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确立明确的帮扶引领目标任务,那么这些活动就毫无价值。有些学校在培养新人方面,很能下功夫,比如给指导教师压担子、定职责、立目标,在指导期限内,必须要让新人取得明显的进步。夯实责任,将青年教师的成长与指导教师的利益捆绑起来,师徒共提升。
  事件,多指的是平台和渠道,以研讨、培训、展示、观摩等活动为主,学校、教育业务部门、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尽力创造一些形式多样的交流渠道和技能切磋平台,促使青年教师“走出去”。积极开展说课、微课、教材分析、板书设计、课件制作、论文交流等活动,通过联片教研、区域联盟、学科研讨、送教送培、基地研修等形式推出一批青年教师。借助这些真实有效的活动,让他们看到差距,认识到发展的方向。青年教师需要不断开阔眼界,在更大的舞台上找到展示的机会,需要与同行切磋技艺,进行及时的沟通。专业人士的引领和示范则应全方位跟进。最近几年,陕西省教育厅开展的“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送教项目,授课专家与基层教师同研一节课,围绕主题进行课例展评、专题讲座、交流研讨,这种培训方式对青年教师影响较大。
  抓好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就会焕发出崭新的活力,队伍后续工作才能有传承人。同样,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中老年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