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老魏

□廉彩红

字数:1741 2024-09-18 版名:文苑
  木匠老魏坐在大门口,太阳一大早就上了工,清清朗朗的,把老魏及他家门口的一切照得透亮。
  高大的皂荚树投下巨大的影子,树根处还有深秋时节落下的乌黑的皂角,如今也没人捡拾了。老魏记得母亲在世时,最喜欢捡皂角,她喜欢用皂角洗衣服,说比洗衣粉好用,皂角洗完的衣服有一股子清香。
  老魏小时候没少看母亲坐在小河边,用棒槌“邦邦邦”地捶衣服,捶完了衣服,就掂起衣服往河水里投洗,一掂一投一掂一投,极有韵律。自从母亲去世后,他的妻子喜欢用洗衣粉,她把衣服一股脑往洗衣机里一塞,哗哗哗倒进半袋洗衣粉,开动洗衣机,就听哗啦哗啦地响,可真热闹。
  老魏的父亲是木匠,在他们这儿是出了名的,老魏的木匠手艺就是跟父亲学的。学木匠的一点一滴他都记得,锯、砍、刨、凿,哪一样没有父亲千百遍的叮嘱呵斥是学不会的,但严师出高徒,他的手艺越来越精湛,比父亲还要好。后来,请他去做木匠活的人超过了父亲。
  父亲乐呵呵地看着他背着家什跟着主家走,等他忙活几天回到家,父亲一定要亲自温一壶酒,让母亲炒两个小菜,跟他喝一阵子。微醺时,父亲总要唱:“锛凿刨锯斧,般般汗水煮。大材要做小,小料需贴补。弯曲刮平直,平直刻凹凸。”
  闲暇时,父亲会指导他刨木板,一块厚实的板材被他刨得光溜溜的,泛着木头的清香。刨花有粗有细,有长长的如扭动的蛇,有卷卷的如落到凡间的云,他最喜欢云朵一样的刨花,互相簇拥着堆起一个又一个洁白的梦。
  刨花会被母亲拿来烧地锅。薄薄的卷卷的刨花轻轻一点就燃起来了,继而熊熊的火焰舔舐着锅底,锅里的汤咕嘟咕嘟地翻滚着,这热烈的场景不正是他们家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日子吗?
  但父亲和母亲相继去世了。
  老魏望着斜前方的两个大树墩,那是两棵大泡桐。父亲还在世时就要求把两棵树都砍了,做棺木。他当时还笑父亲思虑太早了。谁知道,两口棺木并没有空放多长时间,老两口就用上了。
  如今,那两个大树墩,黑黝黝地蹲在地上,隐隐约约有青苔长在上面。他真羡慕青苔,青苔生长得随意自由,生命力旺盛,比人的生命长。
  一眨眼,老魏也做了二十多年木匠了,老魏感觉到,找他做木工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多数人家里都买成品家具,人家说又洋气又省地方,看着还平整灵巧。自家做的家具笨重,模样也不时髦。
  老魏心里难受极了。
  但只要有人请他做工,他就立刻充满了力量。哪怕人家只是让他去修复一下门窗,做几把椅子,他都要把平生所学都用上,力求做到完美。
  无论何时,他做出来的活计都是那么结实耐用,他真不希望木匠的手艺到自己的手里丢失了。
  可连他的儿子都不愿意学。年轻人情愿出远门打工,都不想守在家里。
  时代变了。老魏感觉失落,但看看周围和自己的生活,也确实越来越好。以前自己辛苦干活,顿顿还是玉米面、红薯面、高粱面,现在顿顿不愁,甚至还得思索怎么搭配着来。
  如今没人找老魏做木工了,他就只能蹲在大门口扯闲篇儿。
  老魏不愿意这么浪费自己的生命。他翻出刀锯斧凿、墨斗尺子,把自己家门口那棵长得歪七扭八的柳树砍了,天天在院子里忙活。
  一个多月过去,老魏做出了十几把小靠椅,几张小茶几,还有几十个小孩子的玩具,小收纳盒、小木偶、小战车、小木碗,活灵活 现,巧妙 极了。他还利用树枝的拐弯处做出了几个如意摆件,着实雅致玲珑,让人爱不释手。
  老魏带着作品去赶集。到了集上,老魏的货物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围观,他们眼里露出惊艳的光芒,赞不绝口。现在的年轻人轻易看不到纯手工制作的物件了,老魏做得精巧美观,既保持了传统的木工手艺又加入了现代艺术元素。小靠椅小茶几随便一摆,就是风雅一景。
  几个年轻的姑娘被收纳盒吸引着,小小的收纳盒上不见一颗钉子,完全是榫卯连接起来的。盒面上还细心地雕刻上水仙、梅花、荷花等花样,象征着吉祥如意,椭圆形的盖顶让盒子看起来古朴圆润,透出一股温婉宁静的气度。
  这几个收纳盒还不够几个姑娘要的,她们向老魏又预订了几个。
  其他的货物也被一抢而空,不但货物被抢购,两个和老魏聊得来的年轻人还坚定地要跟老魏学手艺。老魏笑笑说,学手艺可不是说说就行,首先得保证能定下心,老魏让他们好好考虑。
  斜阳照过来时,老魏和他们告别回家。他心里没底,胡思乱想了一夜,不知道那两个年轻人最终会不会留下来学手艺。当朝阳又升起来时,老魏一打开门,两个年轻人正站在门口,笑盈盈地看着他。老魏觉得今天的阳光格外清澈、温暖,蕴藏着希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