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的描写方法与主题的统一性

——以《老王》《阿长与〈山海经〉》《台阶》为例的大单元主题教学

字数:1822 2024-09-15 版名:知行
  □李 红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包括回忆性散文和小说,人文主题是“凡人小事”,学生在阅读写人叙事性文学作品时,能够提取信息,感受作者的情感,但往往停留在表层。针对这一学情,我进行了大单元主题的探索,希望在此设计的基础上,让学生由平时关注文学作品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思维再进一步,对比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描写手法,尝试探究为什么这么写,逐步摸索阅读规律,提高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和思维能力,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在学生通读三篇文本的基础上,我把每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提炼为:
  《阿长与��山海经��》让学生找出相关语言描写后,进行品读赏析;《台阶》让学生学会略读和提取关键信息,在动作描写中理解人物;《老王》探究肖像描写和主题的关系。
  因此,在本节课中我设置了三个主问题:
  1.三篇文本令你感触最深的地方在哪儿,为什么感触最深?
  2.这处感触深刻的地方作者是怎么写的,用到了什么描写方法?
  3.对比三篇文章,作者为什么采用了这些描写方法,怎么达到这样的效果?
  第一个问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聚焦三篇长文中印象深刻的情节和片段,回顾对人物和主题的感性认识;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探究每篇文章的重点写法;第三个问题是让学生对三篇文本进行再认识,总结规律,归纳阅读经验。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最难处理的是学生对《老王》肖像描写的理解。在课堂上有学生提出,作者既然要表现老王生命行将终结,完全不顾自己,将最贵重的营养品奉送给作者,为什么却把他写得很可怕,把活人写得像死人一样。按照一般的阅读预期,既然是同情尊重,就应该是美化的,怎么可以用这样丑化的语言呢?既然作者对老王“同情”“尊重”,在回忆自己尊敬的人,而且是一个已经故去的人时,更要用美化的语言,但作者一些突出的描写,又带着“丑化”的性质,怎么理解这种反常的表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这个文本矛盾我不能放过,这是锻炼学生深度思考、思维能力的绝佳教育契机。
  文本中恐怖的肖像描写看似和主题没有关系,但实际上和杨绛在散文中的感情变化是密不可分的。作者最初对老王这一弱者的同情,在姿态上是俯视的,接着写到老王给楼下人家送冰为作者带送,车费减半,冰大一倍,冰价相等,作者从同情、宽容转为带着某种敬意了。“文化大革命”开始,在老王眼中,杨绛和钱锺书成了弱者、贫困者、不幸者,老王送钱先生去医院不要钱,还关心杨绛看病是否有钱。作者得到一个穷苦的不幸者自发的同情,此时对老王在精神上是平视了。
  按正常的写作思路,这条感情线的情感轨迹应该不断上升,但作者一反常态,笔锋一转,对一个要赞美的人物用冷酷的、“丑化”的笔墨,写老王临终前肖像的丑陋,意图何在?此时,让学生小组讨论,思维碰撞,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从情感切入散文主题,探究肖像描写和主题的关系。学生不难体会到,作者其实是在为后文情感张力的喷发蓄势。
  孙绍振认为,表现美,并不一定要用美好的形容,相反可以用平实的、并非诗化的叙述,甚至“丑化”的描述,让文章中的叙述成为一种不抒情的抒情,比抒情更为深沉。
  本节课的设计将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三篇写人现代文进行整合,凸显了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会了学生阅读鉴赏的规律方法。教学设计中以主问题“恰当的描写手法与人物主题的关系”串联三篇文章,引导学生思考三篇文章所涉及的人物、主题思想与文章所选择的描写手法之间的关联性,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语文学科思维的纵深发展,是对文本的细读和深度解读,以及领悟语言建构和主题思想的密切关联性,本节设计尝试在文本形式和情感之间找到合适的媒介,以描写手法这一工具为抓手,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中“形式即内容”的基本学科特点。
  我在本节课的尝试中发现,单篇和单元的关系从课程形态的角度来看,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单篇教学是点状连缀出来的,是线性的量的积累过程,是一个一致性较好的、内敛的封闭式教学结构,这种结构比较有利于教师进行有序的、系统的设计,却不利于学生实施个体的、有趣的学习;单元教学则是线条拉伸出来的、平面式的量的积累过程,从量的积累数量来看,仍然处在量变的阶段,既是对单篇的继承,又是对传统线性、平面式教学的一种突破,是量变走向质变的跃迁,是有机关联的、网状的、旋转立体的半封闭、半开放的教学结构。
  在大单元学习中,师生的教与学可以从任何一点起步,如何有序、系统推进教学,构建有利于学生个体深度思考、培育思想、养育精神的有趣的学习,本节课以新的课程实施理念为依据进行了大胆尝试,在之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仍需要继续努力探索,课程改革的任务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