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陕西引起热烈反响

字数:1978 2024-09-15 版名:理论
  本报综合讯(吕扬 郭妍 周恒宇 杨露雅)全国教育大会9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陕西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大计,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保障。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孙满利作为代表,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这既是对我们的鼓励,也是对我们的要求。我们要牢记嘱托,不忘初心,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孙满利表示。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无比激动与振奋。加强待遇保障等举措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教师群体的关爱,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扎根基层一线的信心与决心。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任务负担,能让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加大优秀教师表彰和宣传力度,将激励教师为教育事业不懈奋斗。”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在北京参加了庆祝第四十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的西安市第26中学英语教师杨筱冰说,“我定不负嘱托,坚守三尺讲台,用心育人,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王树声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令人鼓舞、催人奋进。陕西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充分挖掘全省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加快构建立德树人体系,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一校一策’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积极融入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持续提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支撑力、贡献力;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这为我们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焦胜军表示,“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坚定不移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培养优秀高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力建设具有铁路工程特色的高水平高职院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是对教师的关怀和鼓励,更是对教育事业的深刻洞察和战略部署,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让我深受鼓舞。”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王思佳表示,“作为高校青年教师,我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将其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实际行动,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总书记指出,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加强教师待遇保障,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这让我倍感振奋。”延安市宝塔区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教师马思军表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将努力锤炼育人本领,做到勤于学习、勤于工作、勤于反思,开展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乐学善思,实现全面发展;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引导广大青少年弘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近年来,我校依托集团化办学,以‘办群众满意的家门口新优质学校’为愿景,制定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通过‘领域管理联动、队伍建设互融、课程教研统一’方式,推进集团内学校资源共享、文化共建、特色共通,在德育提升、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师资培养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汉中市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朱峰表示,“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强师德、提师能、激活力、优服务,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上据《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