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篇教得精彩,依然可以在单元统整中发挥作用
□何 捷
字数:2132
2024-09-08
版名:知行
单元统整教学,就不能单篇推进;单篇推进的教学,就不是单元统整;二者天然互相排斥。这是一线教师在进行单元统整教学实践中,经常听到的。当然,这是对单元统整教学的误解。
以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续写故事》为例,不少教师在执教的时候,让学生从头写到尾。只不过,写作效果不佳。为什么?之前写作“用力过猛”,三幅图都写完了,已经数百字。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写作的动力、精力都不足了,自然到了最为关键的“续写故事”部分,就变得软弱无力了。这正是比较典型的本末倒置。
这一单元究竟应该如何上?单元统整中,阅读学习要如何为写作学习助力?统整教学的序列要怎样设计?本单元是非常特殊的。务必优先解读单元学习目标。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为:“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在两条目标的观照下安排了三篇课文,教科书的编排是极有逻辑的。
统整下的阅读这样学更有效
例如,单元首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采用的是反复结构编撰故事,学习此篇有助于学生在反复的情节中实现精准预测。同时,教科书编者为学习设计了批注。在这些批注的提示下,预测的成功率非常高。在单元统整中,首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处理为单篇推进,可以教得相对更完整、简约。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在预测的时候,课堂教学实际中发生的误差就比较大了。学生根据文中胡萝卜先生帮助小男孩和小鸟妈妈的情节,很容易会猜测——故事的后续是没完没了的,会反复有求助者请求胡萝卜先生帮助。而胡萝卜先生也会很爽快地剪下胡子,为小动物提供帮助。就在学生觉得即将获得完美的学习结果时。课文的课后题则提出“听老师把故事讲完,看看自己的预测和故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经过比对,学生会发现,自己的大部分预测和原文是不相符合的。这一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体会预测和故事不符合,自己的猜想和原文有误差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应该继续预测,不断调整,也可以为故事编写另外的结局。很显然,这些对单元习作是有指向性的。单元习作,正是在结局上再创编一个微小的故事。基于此,本文也适合保留较为完整的单篇教学设置。
单元中的略读课文《小狗学叫》提供了三种不同的结局。一个故事不同的结局,暗示学生:故事的结局,可以根据情节设定,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在学习这篇文章后,完成单元习作,学生就更有把握了。单元中的阅读学习对习作产生巨大的辅助作用。由于此文的特殊性,尤其注重对结尾的预测。因此,《小狗学叫》作为单篇教学的设计,也成了必然。
能统筹的就统筹,不能统筹的就不要勉强。单元统整教学不是强硬凑合,需要科学组合。
即便是单篇教学推进,只要有协同的思维,有单元统整教学理念的指引,就是单元统整教学。单篇推进是单元统整教学的一种样态。本单元的阅读学习后,学生在完成单元习作时,就得到了应有的启发和辅助。阅读学习为习作奠定了成功的基础,提供了方法的保障,给予了经验的积累。
统整下的写作这样学更轻松
回到最初的案例,可以这样修改教学设计。
在《续写故事》的教材页面中出现的三幅图,其中还搭配了几句对话。这些对话具有大量可供预测的信息,在写作前可指导学生根据图中的各个细节进行预测。在图1中,同学们的对话中出现了“妈妈给我买了一个生日蛋糕”。预测在续写的故事中,李晓明的生日聚会里,可以有蛋糕;又如,图2中出现“生日那天,我和家人一起过”。因此,续写故事中,李晓明在外地工作的爸爸妈妈,是否应该考虑回家呢?继续预测,故事续写中,李晓明的爸爸妈妈可以何种方式出现呢?图中的诸多细节,都为故事续写做了提示。
通过对《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和《小狗学叫》的学习,学生能够自由畅快、有创意地编写故事。因为整个续写的故事,从更大层面看,就是包含三幅图的大故事的“结尾”。所以,对于结尾的创意,可以在之前两篇文章的预测学习中,得法、迁移、运用,这就是典型的统整思路在整个单元中的运用。经过预测,故事可以编写得非常生动。例如,可以是晓明的爸爸、妈妈来看他,给晓明一个惊喜;可以是晓明的爸爸妈妈通过视频送上祝福;还可以是晓明的老师、同学,甚至是校长都来为晓明过生日……还有更大胆的预测——编写成故事。例如,班主任组织实践活动,带着全班前往晓明爸爸妈妈工作的地方……各种预测的结果,都展示着学生的创意,也体现着学习的成果。完成故事续写的过程,既是使用方法的过程,也充满着故事写作的快乐体验。
单元统整从诞生之始就没有排斥过单篇
无论出于无知还是人为制造矛盾,单元统整从诞生开始就从未排斥过单篇教学。美国当代教育家埃里克森提出,统整就是一种协同的思维。单元中的各个教学“元件”,经过统整,可以拆分,更可以组装;可以变序,也可以按部就班。只要是围绕着目标,协同各个部分形成抵达目标的教学合力,就是统整教学应有的样态。
基于此,单元统整学习,可以组织、调用、合作、加工单元中的各个教学“元件”,也可以因为目标而依然实行单篇教学,之后在需要的时候,对学习的成果进行梳理、整合。各自独立的“分”和最终融洽的“合”,都是为了目标,也是在目标的统筹之下。
希望上文的这一案例引起大家的关注,也希望单元统整在探索之初能有更多的样态可供研究。此文,将为广大一线教师减压,在单元统整探索中,很多压力是不明就里,不经思考,未曾实践的人为制造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