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深度学习法的运用探究

□郝晓艳

字数:1558 2024-09-08 版名:教育理论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既是小学语文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升育人效果的重要抓手。深度学习法能够让小学生投入到古诗词学习过程中,体会古诗词的句法和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之美。基于这一背景,下面主要介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深度学习法的运用研究,目标是为相关教学活动提供适当的参考。
   一、学习诗词,培养学生诗词理解能力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贯穿语文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深度学习法要求激发学生主动了解、学习古诗词的内容,并思考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读古诗词,并对其中的意象进行解读,让学生体会到在古诗词语境中意象所组成的意境,以此为基础思考和升华得出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由此完成从意象、意境到思想情感的学习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升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并能够与作者思想情感实现共鸣。
  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教师首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然后设置三个学习步骤:第一步是了解意象,梳理诗词中的意象,包括床、明月光。第二步描绘意境,这里面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思维发散和想象,作者深夜思乡心切而无法安枕,坐在床边,看到窗前的月光,更添思乡之情。第三步基于前两步的基础,归纳出作者思乡心切的情感。由此完成深度学习法下的古诗词学习。教师还要不失时机地对常见意象进行归纳,例如“月亮”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通常有思念故人、思念故乡的含义。由此“授人以渔”,提高学生诗词学习能力。
  二、背诵诗词,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古诗词的学习并不能靠死记硬背,但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背诵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方面是对古诗词学习成果的巩固,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升语言应用能力,为未来更高年级的语文学习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所选用的古诗词大多押韵,背诵的难度不大。
  例如学习小学语文课程中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熟读古诗原文,然后进行分析、学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记忆背诵。深度学习法下,诗词背诵需要建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并能够“置身其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像讲故事一样,逐句讲出每一句诗词的含义,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然后再带领学生把故事情境转换为古诗词原文,以此提高背诵效率,增强记忆效果。一旦学生背记下了古诗词原文,再经过一定数量的积累,就能够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语言应用能力。
   三、绘制诗词,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绘制诗词,是指用图画的形式表现诗词描绘内容的学习方法,这个方法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而言是事半功倍的。在古诗词深度学习法中,绘制古诗词有两个要点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注意予以把握:一是绘制诗词是学习古诗词的途径,而不是目标,因此教师要把诗词绘画是否能够体现出诗词内容,是否能够说明学生对古诗词理解到位作为评价标准,而不应把绘画是否精美作为判断标准,否则会偏离古诗词教学目标,本末倒置。二是绘制诗词不是简单的意象堆叠,要简单地勾勒出意象,或者对人物进行描绘时,要体现基本的特征。
  例如小学语文课程中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就是一个很好的诗词绘画素材。两句诗里有“锄禾”的农民,正午火辣的阳光,不停滴下的汗水还有插好秧苗的田地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绘制出诗词的图景。绘画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学习、创作的过程,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所想、所感表达出来,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同时还能够增强艺术创作和提升思维创新能力。
  在小学语文中应用深度学习法,教师需要从小学生的心智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实际出发,由浅入深、循循善诱,从学习、背诵到绘制“再”创作,不断深入学习古诗词的内容,感受作者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并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积累,为后续学习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陕西省靖边县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