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设计
□孔红娟
字数:2799
2024-09-01
版名:教育理论
作业是课堂的延伸,是课内知识的巩固,在“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以教学实际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从学科的角度出发,思考和探索有效的作业设计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更加喜欢语文课堂,从而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下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浅谈设计作业的一些方法。
一、明确作业目标,让学生学有所获
紧扣课程标准,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进行作业设计,这是作业设计的基本理念。作业设计要体现学生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可以丰富基础作业的形式,避免机械重复式作业,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语文作业训练目标主要涵盖巩固知识点、培养学习习惯、激发探索精神、提升能力或是培养品质等方面。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作业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高年级学生则要通过作业促进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强化。作业设计还要注重与单元整体学习目标一致,注重学生的课外拓展训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知识、能力都得到巩固与提升。作业设计要尽可能清晰明确到每一道作业的训练目标,加强作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克服盲目、粗放和随意。
二、严控作业数量和时长,让学生轻松学习
近年来,教师布置多少作业,一直备受争议。一方面,家长见孩子作业少,会担心教师是不是不负责任,孩子的成绩会不会落下;另一方面,即使教师不布置,家长也会自己额外给孩子加料。所以,教师要科学、合理控制作业数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缓解家长焦虑心情。作业多少量合适呢?结合国家指导意见及个人教学实际,笔者认为一二年级学生刚刚走进校园,年龄尚小,不留家庭书面作业,校内作业不宜太多,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常规作业,安排学生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还可以设计一些拼读练习作业、读写绘作业、亲子共读作业供学生选做,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针对中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设计教材中的生字词、经典句段及古诗文抄写或默写作业,教材课后习题作业,教材中的片段写作、单元习作作业等,建议大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同步完成。还可以依据教材,推荐经典儿童文学作品阅读,适量布置阅读批注或摘录,绘制思维导图等作业,建议不过多布置书面作业,中高年级语文书面家庭作业时间每天不超过30分钟,课外阅读时间每天15—30分钟。
三、精准作业分层,让学生自主选择
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给学生分层进行作业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进行自主选择,并且从作业中享受获得感、成就感,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会更高。分层作业设计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各取所需。分层作业可以根据学情分为基础性作业、提升性作业和综合性作业。基础性作业训练学生的字词句段运用,背诵默写过关,供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选择完成;提升性作业训练学生的高效思维,以学生的写作和阅读理解训练为突破口,分享随笔、自己设计题目考同学、单元主题学习小报等,供基础知识过关的同学选择完成;综合性作业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把阅读收获转化成阅读成果展示出来。让学生进行阅读分享,做好书推荐,做主题阅读、名著导读、课外知识分类整理小报。甚至可以把看过的故事绘成连环画,描述自己从书中看到的风景,演绎书中的人物等,让学生共同合作完成,促进学习交流与学科间的融合。
例如:在学习了《丁香结》一文后,笔者布置了两个层面的作业。一是观察一种植物或者花,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从颜色、香味、形态、气节等方面,尝试赏花,悟花,谈花,写一篇小练笔。二是学习设计丁香结的思维导图,从词语积累、句子摘抄、行文思路等方面布置作业。我的想法是让基础薄弱的学生,继续巩固字词和课文内容,让其他学生学会知识迁移,触类旁通。实践证明,有趣的作业学生都会选择自主完成,学生完成的作业很不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意外之喜。这样的分层作业,提升了学生自我的发展,避免了机械抄写,一份作业就是一份艺术品,学生兴趣浓厚,成就感倍增。
四、丰富作业形式,让学生乐于学习
一份好的作业,是不需要家长和教师强调,学生都愿意主动完成的。当然,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作业形式要丰富新颖,趣味性强一点,或是实践性、探索性强一些,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
1.设计趣味性作业
作业训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得知识,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教学的效果。作业内容设计得新颖、有趣,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学完《穷人》一文后,让学生续写穷人一家的未来。通过续写,强化思想教育,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顺着作者的思路把课文续写下去,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让学生获取真实的内心体验。又如:教学古诗《咏柳》时,课后让学生用巧手画出本课的思维导图,并根据思维导图背诵古诗。思维导图丰富的色彩、生动的图画、关键词等内容能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做作业的同时还能享受绘画的乐趣,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2.设计实践性作业
学以致用,是教育追求的目标。常言道,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学得好、能力高。学生学到的文本知识,只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亲身参加实践活动,动口、动手、动脑,才能运用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形成能力。
例如:国庆假期,结合学校安排,笔者设计“亲子研学旅行”的作业,这次研学旅行强调是以最美乡村旅游,劳动体验,红色基因为主,结果学生的收获确实让人意想不到。有的同学从实践中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父母的不易;有的同学感受到了家人的关爱,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和谐;有的同学写了旅游的经历,点滴感受,细致入微;有的同学讲述了自己聆听的英雄故事,感人至深。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感受体验来源于实践经历,这样学生的文章、作品才会真实、生动,学生的感受才会深刻、真实。通过学生的体验再指导写作,学生写来言之有物,真情实感,写作水平随之提高。
3.设计探索性作业
探索未知是最引人入胜、最具诱惑力的学习过程。作业设计要善于挖掘教材知识的潜在功能,通过延伸、演变、拓展,让学生在好奇的情境中进行探索,使学生从传统模仿训练转换到对知识的研究上,培养学生的“再创造”能力。例如教《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文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科学技术在迅猛发展,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比猎豹速度快的事物(高铁、载人飞船)?希望寄托在同学们的身上,请大家结合实际生活,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探索与发明,为人类作出贡献。”教师打破教材的局限性,结合所学知识,触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新奇中去探索、去发掘新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作业设计也可以有更多的形式和可能,有效的语文作业设计深受学生的喜爱,不但巩固了课堂的教学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各项才能,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有了热情,就能主动地去参与学习,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开始。在“双减”背景下,减轻作业负担,不减教育责任,语文教师加强互动,一起探索更多的作业设计方案,让语文作业发挥其最大功效。
(作者单位:陕西省兴平市电务处学校)
一、明确作业目标,让学生学有所获
紧扣课程标准,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进行作业设计,这是作业设计的基本理念。作业设计要体现学生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可以丰富基础作业的形式,避免机械重复式作业,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语文作业训练目标主要涵盖巩固知识点、培养学习习惯、激发探索精神、提升能力或是培养品质等方面。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作业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高年级学生则要通过作业促进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强化。作业设计还要注重与单元整体学习目标一致,注重学生的课外拓展训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知识、能力都得到巩固与提升。作业设计要尽可能清晰明确到每一道作业的训练目标,加强作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克服盲目、粗放和随意。
二、严控作业数量和时长,让学生轻松学习
近年来,教师布置多少作业,一直备受争议。一方面,家长见孩子作业少,会担心教师是不是不负责任,孩子的成绩会不会落下;另一方面,即使教师不布置,家长也会自己额外给孩子加料。所以,教师要科学、合理控制作业数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缓解家长焦虑心情。作业多少量合适呢?结合国家指导意见及个人教学实际,笔者认为一二年级学生刚刚走进校园,年龄尚小,不留家庭书面作业,校内作业不宜太多,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常规作业,安排学生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还可以设计一些拼读练习作业、读写绘作业、亲子共读作业供学生选做,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针对中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设计教材中的生字词、经典句段及古诗文抄写或默写作业,教材课后习题作业,教材中的片段写作、单元习作作业等,建议大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同步完成。还可以依据教材,推荐经典儿童文学作品阅读,适量布置阅读批注或摘录,绘制思维导图等作业,建议不过多布置书面作业,中高年级语文书面家庭作业时间每天不超过30分钟,课外阅读时间每天15—30分钟。
三、精准作业分层,让学生自主选择
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给学生分层进行作业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进行自主选择,并且从作业中享受获得感、成就感,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会更高。分层作业设计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各取所需。分层作业可以根据学情分为基础性作业、提升性作业和综合性作业。基础性作业训练学生的字词句段运用,背诵默写过关,供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选择完成;提升性作业训练学生的高效思维,以学生的写作和阅读理解训练为突破口,分享随笔、自己设计题目考同学、单元主题学习小报等,供基础知识过关的同学选择完成;综合性作业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把阅读收获转化成阅读成果展示出来。让学生进行阅读分享,做好书推荐,做主题阅读、名著导读、课外知识分类整理小报。甚至可以把看过的故事绘成连环画,描述自己从书中看到的风景,演绎书中的人物等,让学生共同合作完成,促进学习交流与学科间的融合。
例如:在学习了《丁香结》一文后,笔者布置了两个层面的作业。一是观察一种植物或者花,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从颜色、香味、形态、气节等方面,尝试赏花,悟花,谈花,写一篇小练笔。二是学习设计丁香结的思维导图,从词语积累、句子摘抄、行文思路等方面布置作业。我的想法是让基础薄弱的学生,继续巩固字词和课文内容,让其他学生学会知识迁移,触类旁通。实践证明,有趣的作业学生都会选择自主完成,学生完成的作业很不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意外之喜。这样的分层作业,提升了学生自我的发展,避免了机械抄写,一份作业就是一份艺术品,学生兴趣浓厚,成就感倍增。
四、丰富作业形式,让学生乐于学习
一份好的作业,是不需要家长和教师强调,学生都愿意主动完成的。当然,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作业形式要丰富新颖,趣味性强一点,或是实践性、探索性强一些,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
1.设计趣味性作业
作业训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得知识,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教学的效果。作业内容设计得新颖、有趣,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学完《穷人》一文后,让学生续写穷人一家的未来。通过续写,强化思想教育,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顺着作者的思路把课文续写下去,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让学生获取真实的内心体验。又如:教学古诗《咏柳》时,课后让学生用巧手画出本课的思维导图,并根据思维导图背诵古诗。思维导图丰富的色彩、生动的图画、关键词等内容能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做作业的同时还能享受绘画的乐趣,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2.设计实践性作业
学以致用,是教育追求的目标。常言道,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学得好、能力高。学生学到的文本知识,只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亲身参加实践活动,动口、动手、动脑,才能运用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形成能力。
例如:国庆假期,结合学校安排,笔者设计“亲子研学旅行”的作业,这次研学旅行强调是以最美乡村旅游,劳动体验,红色基因为主,结果学生的收获确实让人意想不到。有的同学从实践中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父母的不易;有的同学感受到了家人的关爱,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和谐;有的同学写了旅游的经历,点滴感受,细致入微;有的同学讲述了自己聆听的英雄故事,感人至深。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感受体验来源于实践经历,这样学生的文章、作品才会真实、生动,学生的感受才会深刻、真实。通过学生的体验再指导写作,学生写来言之有物,真情实感,写作水平随之提高。
3.设计探索性作业
探索未知是最引人入胜、最具诱惑力的学习过程。作业设计要善于挖掘教材知识的潜在功能,通过延伸、演变、拓展,让学生在好奇的情境中进行探索,使学生从传统模仿训练转换到对知识的研究上,培养学生的“再创造”能力。例如教《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文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科学技术在迅猛发展,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比猎豹速度快的事物(高铁、载人飞船)?希望寄托在同学们的身上,请大家结合实际生活,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探索与发明,为人类作出贡献。”教师打破教材的局限性,结合所学知识,触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新奇中去探索、去发掘新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作业设计也可以有更多的形式和可能,有效的语文作业设计深受学生的喜爱,不但巩固了课堂的教学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各项才能,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有了热情,就能主动地去参与学习,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开始。在“双减”背景下,减轻作业负担,不减教育责任,语文教师加强互动,一起探索更多的作业设计方案,让语文作业发挥其最大功效。
(作者单位:陕西省兴平市电务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