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模式探究

□卢 妍

字数:1530 2024-09-01 版名:教育理论
  如何筑牢语文学习根基,识字是关键,因为识字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是阅读写作的前提,识字教学在小学阶段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认字方法,除了借助拼音、查字典之外,“加一加、减一减”方法陈旧,学生学起来枯燥、不感兴趣;对汉字的音、形、义缺少深层次的认识,对汉字这一中国独特的语言文化符号缺乏理解,因此,错别字便成了孩子语文学习中的绊脚石。
  怎样有效减少错别字、提升学生识字量,传承汉字文化,我们学校组建了字理识字课题组,我们在常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三种梯度的识字课课型。
   一、课型一:字理识字课——渗透字理,随文识字
  这种课型主要以识字为主,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对课文中的特殊汉字进行析解,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1.追根溯源:猜学导入,了解字形演变过程,了解构字原理,知晓汉字本义。
  2.书写塑形:指导书写,强化记忆。在了解字形演变过程的基础上顺势指导,趁热打铁,能让学生记牢字形,避免书写错误,减少错别字现象。
  3.延展词汇:通过图示、演示等方法,结合本义进行扩词,增加识字量、词汇量。
  4.语言运用:创设语境,看图填词补白,练习语言表达。
  5.拓展延伸:结合本义或引申义拓展课内外相关知识,打通学生了解课内外知识的路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课型二:部首串字课——部首开花,族群识字
  课型二主要针对的是周内复习课和单元复习课,结合形声字的造字特点进行归类教学,主要教学流程也有三种:一是由一个部首引出多个含有这个部首的字,穿插教学;二是对意思相同、写法不同的部首进行整合教学;三是解析多个部首,串讲相关汉字。
  三种教学流程虽有区别,但也有相似之处,主要的字理教学环节如下:
  1.图画激趣,猜学导入:出示图片,猜测图中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2.追根溯源,了解部首:了解部首演变过程,记忆字形,知晓部首本义。
  3.有序串联,逐字解析:(设计4—6个和所学部首相关的字的教学内容,由易到难,详略结合,穿插教学。)图片或视频逐个引出所讲汉字。
  4.先讲本义,引申多义:逐个进行字理解析,了解本义,拓展成语和相关诗句,通过联系图片、教师讲解等方法,让学生理解所讲的字在成语、诗句中的不同意思。
  5.归类书写,强化记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规范书写,牢记字形。
  6.拓展延伸,对比激趣:掌握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造字方法。
  “部首串字”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造字规律,引导学生根据“析形索义”的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地去探索“汉字家族”奥秘的兴趣,从而领略汉字的博大精深。
   三、课型三:汉字文化课——纵横古今,传承文化
  课型三符合当今教育趋势——“大语文”视野,这种课型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容量大,教学涉及面广,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走出课本,积极获取大量的课外知识,其教学流程主要有:1.选择主题文化内容中的一个字进行“发散”式教学。2.选择主题文化内容中的几个字或一个点,串联起来,整合教学。两个教学流程相同,字理教学环节如下:
  1.揭示主题,激发兴趣:中国古今主题文化内容(如: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等)。
  2.猜学引入,追根溯源:图示猜字,逐个了解相关汉字字形演变过程。
  3.了解字义,记忆字形:让学生完成学习单,书写汉字,牢记字形。
  4.探索交流,多维延展:带领学生了解与所讲汉字相关的成语、典故、传说、人物、诗词、历史、地理、建筑、艺术、风俗、自然等知识,丰富认知,开阔视野,多面融合,建造学生心中的“语文博物馆”,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5.课堂延伸、实践内化:以与汉字对话、诗歌赞汉字、汉字组合画、谈感受等多种形式巩固课堂所学,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通过字理识字教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积累汉字、拓宽视野,让学生透过汉字了解中华文化,能有效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育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