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特征与优化路径
□李建民 安雪慧
字数:2776
2024-09-01
版名:理论
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也是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创新的主要阵地,已成为我国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主要形态。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启动实施新时代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教育领域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具体体现,区域教育综合改革聚焦新时代教育发展中的“深水区”问题,着力突破单领域、单要素、单路径改革的局限性,以系统破解、整体提升教育发展水平。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2021年,教育部启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推动区域教育综合改革进入新发展阶段。本文以前两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为分析样本,梳理分析其实践举措和典型经验等,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理论认识,为进一步优化区域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提供参考。
区域教育综合改革进入历史新阶段
区域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教育,同时区域高质量发展也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支撑。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变动趋势等因素影响,区域间教育结构、规模、效益的不平衡不充分构成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国情。这种教育发展的复杂性要求教育改革必须从单项改革转变为综合改革,构建与强国建设相匹配的现代化教育,增强教育对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撑能力。
当前,从城乡二元走向城乡一体、从地区试点到全面推进、从被动卷入到主动引领的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下,以“深化统筹”为核心特征、以基础教育为重点的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已进入以教育强国建设为核心要旨的新阶段。
新时代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特征
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是一项根源于中国教育内在要求的、适应中国当前教育发展特点的制度创新。综合改革就是要进行通盘、全面的改革,不能用教育领域简单的综合“发展”代替综合“改革”,不能用教育领域简单的“全面”改革代替“综合”改革。新时代区域教育综合改革要解决的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等重大深层次问题,突出深化统筹,着重在教育要素结构和体制机制上做文章,形成了中央指导与地方探索相结合的推进方式。教育部设立的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覆盖东、中、西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形态的地区,聚焦制约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探索改革发展新路径。通过梳理分析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实践探索,我们发现,新时代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呈现出更强的育人性、地域性、综合性、协同性、开放性等特征。
新时代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优化路径
近3年来,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各地教育质量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效,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典型案例,为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但也还存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统筹领导不足、改革发展问题意识不强、部门协同机制不够健全、创新举措不够突出等问题。面对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任务,各地还需在前期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新要求,进一步提升对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认识,优化顶层设计,找准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切入口,持续增强改革举措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整体提升教育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把握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核心任务,强化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统筹作用。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在于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更好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实践证明,单项改革和单一要素改革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已出现“天花板”,必须深入开展综合改革。区域教育综合改革作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各地推进区域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了动力来源、发展契机和改革抓手,仅仅将其作为与其他发展改革任务相并列的工作任务不足以实现综合改革的目的,而应立足区域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和理解教育综合改革,嵌入区域经济社会整体改革发展的大系统大背景之中,进而在深层次上实现综合改革之“综合”。这就要求各地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充分发挥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和统筹作用,进一步完善综合改革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将教育综合改革纳入督导评价和区县政府教育履职评价范畴。
准确厘定综合改革重点难点问题,实践探索创新性改革举措。改革以发展为目的,发展以改革为途径,发展指向事物的进步变化,即通过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实现事物的不断更新。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应挖掘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厘定区域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体制机制原因,科学设计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路和行动路线,构建整体协同的综合改革体系。在此过程中,各地应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大胆设计改革路径和举措,出台符合区域特点的配套政策,切实让综合改革落到学校、影响到学生。此外,各地在进行顶层设计时,不仅要聚焦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更要预见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体现一定的前瞻性和战略性。
进一步优化综合改革推进机制,持续推动综合改革落地见效。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既需要持续推动改革不断深入,又需要进行阶段性反思总结,及时调整教育综合改革的方法路径。在加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进程中,各地需要阶段性客观审视改革成果,深度解读分析并抽取适用于不同地区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决之道,形成阶段性“总结—改进—实践”的工作闭环,持续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要建立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跟踪评价制度,科学制定评价指标,充分发挥第三方专业机构的作用,突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宣传推广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典型经验,优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调整机制。典型经验能够体现改革主体自身的努力和改革受益者对改革成果的认可,更能为其他地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方法论启示。教育综合改革从起步至今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较为丰厚的改革实践经验和改革成果,为新时代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了宝贵财富。应进一步完善教育综合改革典型经验的宣传推广机制,将各地教育综合改革的典型经验视为一种公共知识,汇集形成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知识库,让各地在改革经验学习和参照中更清晰地把握自身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情况,为调整相关举措等提供参照系。
系统研究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实践,加强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理论支撑。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已经开展多年,对区域教育整体水平提升的作用越来越大。然而,无论是研究者还是实践者,对区域教育综合改革以经验总结较多,而将经验进一步上升为理论及其理论探讨还不够深入、系统,对于改革动因、影响因素、发展规律、支持系统等方面的探讨略显单薄。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几乎囊括基础教育发展的所有方面,需要理论研究者发挥自身学术优势和学理素养,对教育综合改革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厚植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理论基础。(据《中国基础教育》,有删节)
区域教育综合改革进入历史新阶段
区域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教育,同时区域高质量发展也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支撑。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变动趋势等因素影响,区域间教育结构、规模、效益的不平衡不充分构成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国情。这种教育发展的复杂性要求教育改革必须从单项改革转变为综合改革,构建与强国建设相匹配的现代化教育,增强教育对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撑能力。
当前,从城乡二元走向城乡一体、从地区试点到全面推进、从被动卷入到主动引领的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下,以“深化统筹”为核心特征、以基础教育为重点的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已进入以教育强国建设为核心要旨的新阶段。
新时代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特征
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是一项根源于中国教育内在要求的、适应中国当前教育发展特点的制度创新。综合改革就是要进行通盘、全面的改革,不能用教育领域简单的综合“发展”代替综合“改革”,不能用教育领域简单的“全面”改革代替“综合”改革。新时代区域教育综合改革要解决的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等重大深层次问题,突出深化统筹,着重在教育要素结构和体制机制上做文章,形成了中央指导与地方探索相结合的推进方式。教育部设立的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覆盖东、中、西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形态的地区,聚焦制约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探索改革发展新路径。通过梳理分析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实践探索,我们发现,新时代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呈现出更强的育人性、地域性、综合性、协同性、开放性等特征。
新时代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优化路径
近3年来,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各地教育质量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效,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典型案例,为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但也还存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统筹领导不足、改革发展问题意识不强、部门协同机制不够健全、创新举措不够突出等问题。面对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任务,各地还需在前期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新要求,进一步提升对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认识,优化顶层设计,找准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切入口,持续增强改革举措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整体提升教育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把握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核心任务,强化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统筹作用。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在于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更好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实践证明,单项改革和单一要素改革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已出现“天花板”,必须深入开展综合改革。区域教育综合改革作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各地推进区域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了动力来源、发展契机和改革抓手,仅仅将其作为与其他发展改革任务相并列的工作任务不足以实现综合改革的目的,而应立足区域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和理解教育综合改革,嵌入区域经济社会整体改革发展的大系统大背景之中,进而在深层次上实现综合改革之“综合”。这就要求各地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充分发挥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和统筹作用,进一步完善综合改革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将教育综合改革纳入督导评价和区县政府教育履职评价范畴。
准确厘定综合改革重点难点问题,实践探索创新性改革举措。改革以发展为目的,发展以改革为途径,发展指向事物的进步变化,即通过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实现事物的不断更新。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应挖掘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厘定区域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体制机制原因,科学设计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路和行动路线,构建整体协同的综合改革体系。在此过程中,各地应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大胆设计改革路径和举措,出台符合区域特点的配套政策,切实让综合改革落到学校、影响到学生。此外,各地在进行顶层设计时,不仅要聚焦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更要预见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体现一定的前瞻性和战略性。
进一步优化综合改革推进机制,持续推动综合改革落地见效。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既需要持续推动改革不断深入,又需要进行阶段性反思总结,及时调整教育综合改革的方法路径。在加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进程中,各地需要阶段性客观审视改革成果,深度解读分析并抽取适用于不同地区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决之道,形成阶段性“总结—改进—实践”的工作闭环,持续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要建立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跟踪评价制度,科学制定评价指标,充分发挥第三方专业机构的作用,突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宣传推广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典型经验,优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调整机制。典型经验能够体现改革主体自身的努力和改革受益者对改革成果的认可,更能为其他地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方法论启示。教育综合改革从起步至今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较为丰厚的改革实践经验和改革成果,为新时代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了宝贵财富。应进一步完善教育综合改革典型经验的宣传推广机制,将各地教育综合改革的典型经验视为一种公共知识,汇集形成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知识库,让各地在改革经验学习和参照中更清晰地把握自身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情况,为调整相关举措等提供参照系。
系统研究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实践,加强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理论支撑。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已经开展多年,对区域教育整体水平提升的作用越来越大。然而,无论是研究者还是实践者,对区域教育综合改革以经验总结较多,而将经验进一步上升为理论及其理论探讨还不够深入、系统,对于改革动因、影响因素、发展规律、支持系统等方面的探讨略显单薄。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几乎囊括基础教育发展的所有方面,需要理论研究者发挥自身学术优势和学理素养,对教育综合改革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厚植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理论基础。(据《中国基础教育》,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