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师德第一标准 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字数:1975
2024-08-28
版名:视点
近年来,陕西省各市、区(县)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夯实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持续优化师德师风建设举措,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全局性、长期性、紧迫性工作来抓。各市、区(县)及各级各类学校始终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围绕组织机制建设、师德培训、师德惩处、课题研究、考核评价、师德监管等方面,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行细致部署,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工作。陕西省各市、区(县)教育系统严格落实党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领导要求,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多部门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建立了多级联动工作机制,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各市、区(县)与各级各类学校通过不断强化组织领导体制,全面落实师德师风建设的领导和统筹谋划,健全规范师德师风工作体制机制。基础教育师德师风建设的组织领导由市教育局牵头,形成以行政领导为主的组织体制,西安市教育局成立由主要领导为主任、分管领导为副主任、机关处室负责人为委员的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加强对全市师德师风建设的统一领导和整体谋划;宝鸡市教育局做到了“三到位”,即领导力量到位、安排部署到位、过程督导到位,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取得实效。高等教育学校坚持党管人才的组织领导原则,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三年行动,全力压实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等教育学校构建了多部门联动通力协作、各单位共同发力的大教师工作格局,建立了“学校党委—二级党组织—教师党支部”三级联动的教师工作机制,另单独设有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
加强师德师风培训机制,力求培训对象精准化、培训内容系统化、培训成果示范化。为深化师德培育机制,形成师风学习常态,各市、区(县)与各级各类学校在师德培育方面抓住关键“少数”,致力于形成师风辐射效应,宝鸡市连续举办“宝鸡市师德师风管理者培训班”,采用“专家引领+论坛分享+良师宣讲+交流研讨+任务驱动”形式开展培训;咸阳市对全市义务教育学校226名党组织书记校长进行“政治力、业务力”双提升党校培训,全面提升其治理能力和水平。高等教育学校持续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师德师风培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按照“分层分类、需求导向、注重实效”原则,开展“订单式”精准培训活动;西安交通大学分批分层次开展“干部人才一体化研修活动”,组织200余名教学名师赴江西井冈山、深圳特区等地开展国情社情学习和红色教育活动。
在挖掘师德典范力量,加强先进宣传工作方面,各级各类学校均借助现代丰富多元的媒体宣传手段,采取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经验交流分享会等形式,扩大典范力量辐射范围。西安市在户外地标大屏、地铁电视媒体等省市级主要媒体及户外媒体宣传教书育人楷模、优秀校园长和班主任的代表事迹;咸阳市举办“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师德师风先进事迹报告会,设立1100余个分会场;西安思源学院结合建校25周年,开展了“廿五华诞·我的思源故事”与“强本升硕先进人物”系列宣传活动。多所高等教育学校分别获得全国或全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荣誉称号。
各市、区(县)及各级各类学校将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全过程,不断推动师德教育方式建设,提升教师道德素养。基础教育围绕师德教育涵养、考核评价、激励监督、评估监测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宝鸡市师德师风建设课题《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的行动研究》《麟游县革命史、麟游革命“红色基因”的传承与时代新人的培育》获评优秀课题;铜川市积极开展《中小学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研究》,组织团队成员赴延安市、耀州区、宜君县开展送教和课题研究活动,引领全校教师积极推广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高等教育依托专题党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带动全体教师构筑师德引领新高地,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分别编制工作年度报告和制定基地建设方案;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分别设立“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研究项目”。
加强考核监督机制,执行师德师风标准是确保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各市、区(县)及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贯彻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建立师德违规通报和警示教育机制,保持监督举报渠道的畅通有效。基础教育主要针对有偿补课、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简单粗暴体罚学生等行为开展专项整治,咸阳市开展“清风行动”,进行师德师风问题排查和专项整治;渭南市建立师德负面清单,全面推行《渭南市教育系统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八严禁》政策。高等教育则通过人员聘用、聘期考核、职称评审、任职聘用与评优推荐等全过程进行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审查鉴定,力求排除师德师风问题隐患,长安大学出台《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察工作细则》,强化对拟聘人员的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要求;陕西师范大学制订《师德违规行为通报曝光及警示教育工作规程》,建立师德违规通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