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树山游记
□程伟
字数:1302
2024-08-28
版名:文苑
于右任先生1920年曾偕友游柏树山,写有《柏树山游记》诗一首,记录了当时的景象。诗曰:
柏树山头柏益苍,
山前池馆已荒凉。
百年花木经兵燹,
十载家山作战场。
大户陵夷中户起,
上田租佃下田荒。
复斋行草愙斋篆,
点缀亭台共夕阳。
闲暇之余,我驱车40公里,偕同妻女,共赴淳化柏树山的怀抱。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一百多年的时光长廊,与三原大儒、渭北名书法家贺瑞麟先生及陕甘学政吴大瀓的深邃思绪,在固贤那片被岁月轻柔拥抱的柏树山深处,不期而遇。他们留下的不仅是石刻上斑驳的历史印记,更是心灵深处跃动不息的鲜活记忆,这些故事经由于右任先生的无双才华,化作了传颂千古的诗篇,将山峦的巍峨与这三位教育巨匠的辉煌足迹,紧紧编织成一幅幅动人的历史画卷。
柏树山,昔日名曰龙岗,山峦蜿蜒,宛如巨龙腾跃,吟唱着蟠龙卧峦的古老传说。山巅之上,翠柏葱郁,如同片片翠绿的龙鳞,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散发着生命的盎然活力。山脚下,柏树山村静谧地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虽未在繁华的现代地图中占据一席之地,却以它独有的宁静与古朴,吸引着无数向往田园诗意的旅人。
柏树山村早年是三原县刘氏的别墅。当年别墅的主体建筑,依山傍水,有堂、厢、楼、榭、亭,曲径周回,三面清水环绕,花竹蔬圃,池水游鱼,景色别具一格。登山瞭望,高岭斜坡,悠悠河水,使人心旷神怡。贺瑞麟到此游观时写过这样一幅对联:“地占百湾都是水,楼无一面不当山”,简短两语,描绘出了引人入胜的天然景象。据村内现存的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清川修泉记》石碣和三原县东里堡村发现刘氏先祖墓碑记载,别墅初为东里堡刘观察毓英所置,清末民初刘氏家族常在此游乐避暑。此后毓英侄刘鐸承嗣基业,此人好赌,于民国初年将别墅输给了泾阳县毛家。后因兵燹等故,别墅逐渐消歇。昔日繁华逐渐凋零,如今只余下断壁残垣,在风中诉说着往昔的荣耀与落寞。
我轻步踏入别墅遗址,仿佛穿越回了那段历史长河。昔日“陶斋”的雅致已无处寻觅,只留下空洞的砖框,引人无限遐想。院内竹影婆娑,柱础上斑驳的痕迹记录着岁月的流转。落叶与青石间,每一丝细微之处都诉说着往昔的风韵与雅致。
循清河潺潺而下,吴大瀓的篆书“龙岗环翠”赫然入目,笔力雄浑,仿佛能穿透岁月的重重迷雾,直击心灵的最深处。此处因水深而无法近观,只能远望古字,感受其背后承载的厚重历史与深远意境。
披荆斩棘艰难西行约三百米,觅得“捉月泉”。据说每当明月东升,月的皎洁和俏容,首映池中。泉水清澈见底,水声泠泠,仿佛能洗净世间一切尘埃与烦恼。泉边“捉月池”三字飘逸洒脱,为贺瑞麟先生亲笔所题,与周围的自然景致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灵泉栖居图。闭目凝神,任由思绪飘远,想象着月华如练的夜晚,文人墨客围坐于泉边,品茗论道,吟诗作画,那份超脱与飘逸,让人心生无限向往。
甘泉宫古,钩弋墓宏,筛子洞神,龙盘寺奇,爷台山巍,柏树山秀,此处异景独秀。柏树山,历经岁月洗礼的山峦,用它独特的方式,吟唱着一段段动人的历史故事。它不仅是贺瑞麟与吴大澂深厚友谊的见证者,更是无数文人墨客对美好生活无尽向往的寄托之地。踏足于此,每个人都能深刻感受到那份来自心底的震撼与感动,仿佛与古人穿越时空对话,与山川共呼吸,同绿水相连接。
柏树山头柏益苍,
山前池馆已荒凉。
百年花木经兵燹,
十载家山作战场。
大户陵夷中户起,
上田租佃下田荒。
复斋行草愙斋篆,
点缀亭台共夕阳。
闲暇之余,我驱车40公里,偕同妻女,共赴淳化柏树山的怀抱。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一百多年的时光长廊,与三原大儒、渭北名书法家贺瑞麟先生及陕甘学政吴大瀓的深邃思绪,在固贤那片被岁月轻柔拥抱的柏树山深处,不期而遇。他们留下的不仅是石刻上斑驳的历史印记,更是心灵深处跃动不息的鲜活记忆,这些故事经由于右任先生的无双才华,化作了传颂千古的诗篇,将山峦的巍峨与这三位教育巨匠的辉煌足迹,紧紧编织成一幅幅动人的历史画卷。
柏树山,昔日名曰龙岗,山峦蜿蜒,宛如巨龙腾跃,吟唱着蟠龙卧峦的古老传说。山巅之上,翠柏葱郁,如同片片翠绿的龙鳞,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散发着生命的盎然活力。山脚下,柏树山村静谧地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虽未在繁华的现代地图中占据一席之地,却以它独有的宁静与古朴,吸引着无数向往田园诗意的旅人。
柏树山村早年是三原县刘氏的别墅。当年别墅的主体建筑,依山傍水,有堂、厢、楼、榭、亭,曲径周回,三面清水环绕,花竹蔬圃,池水游鱼,景色别具一格。登山瞭望,高岭斜坡,悠悠河水,使人心旷神怡。贺瑞麟到此游观时写过这样一幅对联:“地占百湾都是水,楼无一面不当山”,简短两语,描绘出了引人入胜的天然景象。据村内现存的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清川修泉记》石碣和三原县东里堡村发现刘氏先祖墓碑记载,别墅初为东里堡刘观察毓英所置,清末民初刘氏家族常在此游乐避暑。此后毓英侄刘鐸承嗣基业,此人好赌,于民国初年将别墅输给了泾阳县毛家。后因兵燹等故,别墅逐渐消歇。昔日繁华逐渐凋零,如今只余下断壁残垣,在风中诉说着往昔的荣耀与落寞。
我轻步踏入别墅遗址,仿佛穿越回了那段历史长河。昔日“陶斋”的雅致已无处寻觅,只留下空洞的砖框,引人无限遐想。院内竹影婆娑,柱础上斑驳的痕迹记录着岁月的流转。落叶与青石间,每一丝细微之处都诉说着往昔的风韵与雅致。
循清河潺潺而下,吴大瀓的篆书“龙岗环翠”赫然入目,笔力雄浑,仿佛能穿透岁月的重重迷雾,直击心灵的最深处。此处因水深而无法近观,只能远望古字,感受其背后承载的厚重历史与深远意境。
披荆斩棘艰难西行约三百米,觅得“捉月泉”。据说每当明月东升,月的皎洁和俏容,首映池中。泉水清澈见底,水声泠泠,仿佛能洗净世间一切尘埃与烦恼。泉边“捉月池”三字飘逸洒脱,为贺瑞麟先生亲笔所题,与周围的自然景致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灵泉栖居图。闭目凝神,任由思绪飘远,想象着月华如练的夜晚,文人墨客围坐于泉边,品茗论道,吟诗作画,那份超脱与飘逸,让人心生无限向往。
甘泉宫古,钩弋墓宏,筛子洞神,龙盘寺奇,爷台山巍,柏树山秀,此处异景独秀。柏树山,历经岁月洗礼的山峦,用它独特的方式,吟唱着一段段动人的历史故事。它不仅是贺瑞麟与吴大澂深厚友谊的见证者,更是无数文人墨客对美好生活无尽向往的寄托之地。踏足于此,每个人都能深刻感受到那份来自心底的震撼与感动,仿佛与古人穿越时空对话,与山川共呼吸,同绿水相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