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低段儿童诗教学策略

□张 娟

字数:1524 2024-08-25 版名:教育理论
  信息技术集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演绎、情境渲染等于一体,是小学低段学生学习儿童诗、发展语言、丰富积累、拓展延伸的最佳手段和途径。笔者结合自己从事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经验,就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低段儿童诗教学策略做以下交流总结。
  一、利用信息技术巧入诗歌情境,感受美好
  儿童诗用儿童的语言,融合了“歌”的音韵美、“诗”的意境美,是孩子们最喜欢和最易接受的文学形式。儿童作家樊发稼说:“诗歌天然地和儿童有着契合关系,他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所以,这样的诗句肯定可以成为儿童内心的容器,可以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和拐杖。”课文选编的儿童诗大多意境美好、充满童趣。我在教授《四季》一课时,先选择了四幅有季节代表性的图画,让学生直观区分四季的特点。随后利用希沃白板游戏功能,让学生按季节将事物分类。还原出课本中的四幅插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也渲染了诗歌意境。
  二、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图文资料,积累语言
  信息技术以合成性、智能化的特点,形成资源间的有效融合,让抽象复杂的概念更加形象直观。我在教授《荷叶圆圆》一课时,遇到“摇篮”“停机坪”等词,就借用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入手、发挥想象、学习比较和联系。此外,我还插入了课文的动画视频,让学生争当配音演员。在情境烘托和动画演绎下,大家读得声情并茂,有的还添加了动作,让课文语言真正演化成自己的语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而诗歌的吟诵朗读正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感受文学的最佳方式。学生阅读一定量的诗歌,脑海中便会积累足够多的形象,为后期的诗歌创编打好基础。本单元人文主题是“感受夏日的美好”。所选的两首古诗《池上》《小池》都与荷花有关。在学习完《荷叶圆圆》后,我又将这两首诗融合在一起,开展了“夏日荷花会”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拍摄简短的“夏日荷花我来讲”小视频,介绍关于荷花的知识或积累的诗句。这样的课外拓展,积累了学生的语言,让文字变得更加有灵动性。
   三、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创造热情,发展思维
  印度作家克里希那穆提在《唤醒智慧的教育》中说:“教育是让孩子去做自己的光。”儿童诗教学,正是如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写法上的特点并鼓励学生模仿。如我在教授《明天要远足》一课时,引导学生发现格式上的相同点“那地方的_____,真的像_____说的,那么______吗”。我选择了几处有代表性的景色优美的图片,先让学生观察景色的特点,再仿照这样的句式练习仿写,最后加上开头和结尾完成自己的诗歌创编。《姓氏歌》中一问一答的句式朗朗上口,我就组织学生学习这样的句式来介绍自己和家人的姓氏。这样的实践练习,让学生收获了自信和快乐,激发创作的热情和灵感。
   四、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实践活动,丰富情感
  儿童作家金波说过:“诗是一种文学教育,是文学的灵魂。着眼于素质的自我完善和人生价值的自我提升。”儿童诗的学习绝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要向课后和生活中延伸。我向学生推荐了经典儿童诗集《蝴蝶·豌豆花》。这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启蒙入门诗集。书中用浅显生动的文字勾勒了一幅幅童真童趣的画面。我们还曾集体配乐深情朗诵过《纸船》。除此之外,我发动学生每人每月积累和仿写书里的一首儿童诗,并配上图画,以视频方式介绍自己的作品和读诗心得,评选班级“最佳创作达人”。
  信息技术的介入,让低段儿童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世间万物在儿童的世界里更富童真童趣。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低段儿童诗教学是符合孩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它可以虚实互换、精彩纷呈,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使学生保持对学习和创作的新鲜感,增强探究意识,综合提升学生的思维创造和语言运用能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勉县勉阳街道办联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