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规模化学校联动式校本教研的思考与实践
□于晓斌 冯丽梅
字数:2287
2024-08-25
版名:理论
农村小规模化学校在服务农村最困难群众、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而镇域内农村学校存在着网点分散、规模小、办学基础及师资力量薄弱等发展瓶颈与管理难度,为此,我们以镇域内联动式校本教研为抓手,在地域上把全镇农村小学分片,在人员上突出骨干教师引领,在方法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构建覆盖镇域的教研网点,实现了镇域联动、学校互动、点面结合、以强带弱,以此推动镇域内各学校均衡发展,让农村的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以常规教研为平台,注重实效,
引导教师进入研究状态
在实践中,我们本着校本教研“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助力”的指导思想,打破学校界限,以教研组和备课组为组织单位,以活动为载体,让每个教师都成为研究者,把校本教研落到实处。
强化备课组“点”的功能。由于备课组具有人数少、易于组织、便于管理、活动便捷等特点,我们充分利用课前、课后、课间的边角时间,或是学校规定的教研活动时间,把教室、办公室变成“研究室”,就自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校规定的研究内容进行研讨。我们特别注重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话题或问题,要求教师把话题生成为问题,把问题生成课题。在日常的活动中做到“三个相互”,即互相听课,汲取同事讲课的独到之处,取长补短;互相交流,丰富认识;互相提出教学参考意见,使校本教研成为一个开放、民主、有效的教研机制。
深化教研组“面”的作用。有人说,学校好比一个有生命的肌体,教研组好比肌体上的细胞,如果没有健康的细胞,就谈不上健康的肌体。只有把教研组搞好了,教学质量才有保障,校本教研才能深入。为此,我们以学校优势学科为依托,联合相对薄弱的学科,开展跨学科校本教研活动:一是加强集体备课指导。我们打破学校界限,成立了以镇域为单位的学科教研组,利用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相互促进、“同伴互助”这一优势,在相互交流、各抒己见中,完成对教案的最佳设计,然后教师再根据任课班级的实际和个人优势,进行个性加减,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二是“教研课”重教更重评,评讲结合共提高。在教导处的统一安排下,每周分学科组织一次教学研讨课,要求同科教师必须参加听评课,并要求听课教师当堂写出评课意见,包括本课的成功之处、不足、改进意见等。
以骨干教师为龙头,点面结合。发挥全镇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骨干教师组内示范,由骨干教师精心准备一节课,组织全组教师听课学习。二是组内议课,先由骨干教师讲述自己这一节课的设计意图和依据,然后备课组成员再议课,主要探讨示范课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最后备课组成员谈体会谈收获。三是互听互评,组内其他教师每人上一节研究课,然后集体评议。这样做既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又使得青年教师不断吸取他人之长,从而促进了教师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以校本专题为依托,激活内需,
促进教师共同提高
为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关注前沿理念,立足教学实践,落实每一个细节”为原则,以贴近课堂、贴近学生、贴近学校、贴近教师的研究课题为载体,以课型研究与达标活动为重点,采用“听课→上课→创课”三步法,促使教师们首先做到“会上课”,逐步达到“上好课”,不断试上“优质课”,最终形成“特色课”。一是“立标课”——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确定出课型研究的首席教师,采取先探索尝试,后在教研组内推广,形成固定模式后,再在全校逐步推广的原则,确立出自主探究式新授课模式。二是“学标课”——完善课堂教学新模式。在“立标课”的基础上,各学科教研组按照“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添减,课后反思”的原则,认真总结,再进行新一轮说、讲、听、评课活动,以不断完善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是“汇报课”——推广课堂教学新模式。各教研组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推出几名有代表性的教师上示范课、汇报课。
以反思为途径,提高质量,
深化校本教研实效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为此,我们开展了以自评、自查、自省、自改、自主提高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反思活动。
一课三上,碰撞智慧火花。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艺术的提高,更多的是通过同伴之间的互相影响和学习,而这种学习主要通过相互听课评课进行的。为此,我们采用“数人上同一节课,一人数次上同一节课,一人先上他人跟上”的课例研究形式。通过提供典型,解剖课例,加强了对教材处理、教法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探讨,针对存在的问题,不同学校同年级、不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面对面,找不足,商对策。这种课例研究形式为教师之间提供了很好的合作形式,优秀教师的实践智慧通过课例来传递,同伴的经验通过课例来共享,失败的教训通过课例来研讨,课例研究成了教师合作的平台。
同伴交流,共促能力提高。针对“课型研究与达标”过程中形成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组织教师开展“我心中的一节好课”“我上得最满意的一节课”大讨论。授课教师既谈自己的教学构思,又谈自己教学中的闪光做法;既谈他人的课例对自己的启发,又谈自己在教学探索中存在的困惑。相互的交流、相互的启发,在各抒己见中加深了对教材、课标的理解。其他教师则以旁观者的身份去思考这些问题和不足,由于剖析深刻、毫无顾忌,避免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怪圈,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撰写反思,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我们主要引导教师从两个方面进行反思:一是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想法和做法进行反思,二是以上述反思为基础,总结经验,用以指导自己以后的教学实践。教学反思,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而且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
以常规教研为平台,注重实效,
引导教师进入研究状态
在实践中,我们本着校本教研“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助力”的指导思想,打破学校界限,以教研组和备课组为组织单位,以活动为载体,让每个教师都成为研究者,把校本教研落到实处。
强化备课组“点”的功能。由于备课组具有人数少、易于组织、便于管理、活动便捷等特点,我们充分利用课前、课后、课间的边角时间,或是学校规定的教研活动时间,把教室、办公室变成“研究室”,就自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校规定的研究内容进行研讨。我们特别注重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话题或问题,要求教师把话题生成为问题,把问题生成课题。在日常的活动中做到“三个相互”,即互相听课,汲取同事讲课的独到之处,取长补短;互相交流,丰富认识;互相提出教学参考意见,使校本教研成为一个开放、民主、有效的教研机制。
深化教研组“面”的作用。有人说,学校好比一个有生命的肌体,教研组好比肌体上的细胞,如果没有健康的细胞,就谈不上健康的肌体。只有把教研组搞好了,教学质量才有保障,校本教研才能深入。为此,我们以学校优势学科为依托,联合相对薄弱的学科,开展跨学科校本教研活动:一是加强集体备课指导。我们打破学校界限,成立了以镇域为单位的学科教研组,利用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相互促进、“同伴互助”这一优势,在相互交流、各抒己见中,完成对教案的最佳设计,然后教师再根据任课班级的实际和个人优势,进行个性加减,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二是“教研课”重教更重评,评讲结合共提高。在教导处的统一安排下,每周分学科组织一次教学研讨课,要求同科教师必须参加听评课,并要求听课教师当堂写出评课意见,包括本课的成功之处、不足、改进意见等。
以骨干教师为龙头,点面结合。发挥全镇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骨干教师组内示范,由骨干教师精心准备一节课,组织全组教师听课学习。二是组内议课,先由骨干教师讲述自己这一节课的设计意图和依据,然后备课组成员再议课,主要探讨示范课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最后备课组成员谈体会谈收获。三是互听互评,组内其他教师每人上一节研究课,然后集体评议。这样做既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又使得青年教师不断吸取他人之长,从而促进了教师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以校本专题为依托,激活内需,
促进教师共同提高
为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关注前沿理念,立足教学实践,落实每一个细节”为原则,以贴近课堂、贴近学生、贴近学校、贴近教师的研究课题为载体,以课型研究与达标活动为重点,采用“听课→上课→创课”三步法,促使教师们首先做到“会上课”,逐步达到“上好课”,不断试上“优质课”,最终形成“特色课”。一是“立标课”——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确定出课型研究的首席教师,采取先探索尝试,后在教研组内推广,形成固定模式后,再在全校逐步推广的原则,确立出自主探究式新授课模式。二是“学标课”——完善课堂教学新模式。在“立标课”的基础上,各学科教研组按照“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添减,课后反思”的原则,认真总结,再进行新一轮说、讲、听、评课活动,以不断完善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是“汇报课”——推广课堂教学新模式。各教研组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推出几名有代表性的教师上示范课、汇报课。
以反思为途径,提高质量,
深化校本教研实效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为此,我们开展了以自评、自查、自省、自改、自主提高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反思活动。
一课三上,碰撞智慧火花。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艺术的提高,更多的是通过同伴之间的互相影响和学习,而这种学习主要通过相互听课评课进行的。为此,我们采用“数人上同一节课,一人数次上同一节课,一人先上他人跟上”的课例研究形式。通过提供典型,解剖课例,加强了对教材处理、教法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探讨,针对存在的问题,不同学校同年级、不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面对面,找不足,商对策。这种课例研究形式为教师之间提供了很好的合作形式,优秀教师的实践智慧通过课例来传递,同伴的经验通过课例来共享,失败的教训通过课例来研讨,课例研究成了教师合作的平台。
同伴交流,共促能力提高。针对“课型研究与达标”过程中形成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组织教师开展“我心中的一节好课”“我上得最满意的一节课”大讨论。授课教师既谈自己的教学构思,又谈自己教学中的闪光做法;既谈他人的课例对自己的启发,又谈自己在教学探索中存在的困惑。相互的交流、相互的启发,在各抒己见中加深了对教材、课标的理解。其他教师则以旁观者的身份去思考这些问题和不足,由于剖析深刻、毫无顾忌,避免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怪圈,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撰写反思,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我们主要引导教师从两个方面进行反思:一是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想法和做法进行反思,二是以上述反思为基础,总结经验,用以指导自己以后的教学实践。教学反思,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而且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