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弘扬科学精神的思考

□叶枚举

字数:1570 2024-08-21 版名:声音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弘扬科学精神,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的新时代少年,需要家校社协同资源统整,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乃至提升科学素养。然而,“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和家长出现了暂时性迷惘状况。此时,学校要发挥主体作用,强化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通过科学启蒙教育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一、转变家长认知,达成教育共识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国家未来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要落实到人才培养上。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尤为重要,不仅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必要的,而且
  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部分家长对
  此却不重视。这时,教师要及时介入,想方设法打开沟通渠道,对家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认识到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性,与学校达成教育共识、形成“统一战线”。首先,丰富沟通的方式。家访不行,就电话、微信沟通。其次,通过具体案例唤醒家长对科学启蒙的重视,让家长意识到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的新时代少年责无旁贷且时不我待,否则可能抱撼终生。最后,学会换位思考,寻求家长支持。教师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可以适当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并告诉家长在学校一定会依托科学课程做好课内教学,引导家长更多地向课外的科技活动、科技竞赛等方面延伸。只要不放弃,教师一定能找到改变家长认知的突破口。
  二、制订指导方案,传授具体方法
  家校达成科学启蒙教育共识之后,正是开展家校共育的好时机。此时,教师要为家长提供科学启蒙教育的指导方案,教给家长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首先,要呵护儿童的好奇心,培育儿童的探究欲。人一旦有了好奇心,就会对周围的世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内在动力。因此,家长一定要保护好儿童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引导儿童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科学教育最重要的作用是保持学生对大千世界和技术世界的好奇和敬畏。因此,家长可以经常带儿童走进大自然,实地观察蚂蚁、显微镜放大细节、领养蚂蚁等,还可以和儿童一起参与制作、欣赏科技小发明,让他们动脑筋去规划、设计和制作,提升动手和动脑的能力。最后,夯实科学基础,提升科学素养。科学的本质不是单纯地记忆知识,而是在于探索真理。因此,家长可以通过带领孩子对日常生活现象和自然事物进行探究,让他们积累经验,增长智慧。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获取知识,就有了参与探究活动的经历和体验,并对周围的新鲜事物和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从而为他们今后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还要要根据学生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确保方案的可行性。
  三、定期回访交流,持续跟进指导
  虽然教师和家长共同制订了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案,但实际实施起来还是会遇到各种意外和阻力,甚至出现指导方案和方法效果有限、不适用等问题。因此,教师定期回访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可以持续跟进指导科学启蒙教育。在指导方案付诸行动后,教师要定期观察学生在科学课堂中的表现、向家长了解学生执行情况,分析之前的指导效果。如果学生和家长的执行情况比较好,教师要及时对他们给予肯定,鼓励他们继续保持或者提高要求;如果执行效果不理想,教师要和家长共同寻找原因,加强监督与引导,及时调整或补充措施,甚至重新拟定科学启蒙指导方案。
  总之,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需要加强价值引领,学校和家庭都要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从小树立科学报国的远大志向,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