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变题的方法和技巧

□冯立海

字数:1566 2024-08-18 版名:教育理论
  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教师创新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在变题中寻找解题技巧,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数学变题教学的常见方法
  1.代数问题和几何问题互变,更好理解类比思想
  变题教学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含义、熟悉数学方法、明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总结数学规律、提高数学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想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恰当地应用变题教学,老师要灵活地把代数问题和几何问题适当转换。代数问题几何化可以让问题更直观,例如: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可以用图形的面积来说明。几何问题代数化可以让问题简单化。例如:利用等面积法证明线段相等,图形面积的变化可以用函数关系式来表达,动点类问题、利润最值问题都可以用函数思想来解决等。
  2.模仿变题可让学困生树自信,强能力
  所谓模仿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仅对母题的条件或者结论进行“微变”,让学生模仿着解决,母题情境不变,来达到对基础核心知识进行适当重复训练、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目的。
  3.条件和结论变换法的使用让知识和能力有机切换
  条件和结论变换法可分为:条件和结论互换型、条件变结论不变型、条件不变结论变型三种形式。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先设计简单的问题,逐渐对条件或结论进行变化或交换,让学生在变化中理解知识点,发散思维,提升能力。
  4.情境变换法使问题更贴近生活
  对较为“纯粹”的只涉及数学基本知识的母题赋予一定的情境,或者对母题的情境背景进行一定的变换,加强双基和思维训练,并举一反三,以此来拓宽、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
  5.演变法为优秀生提供思维拓展的平台
  演变法也可以称作是“完全开放综合型”,指的是从一道基本题出发,将条件中的数量或图形(包括位置及形状)加以改变,使之产生一些具有新质的题目的方法,此类问题在条件比较开放的情况下,在变题过程中可以不断加入其他数学元素进行变化,改成较难的综合性问题。需要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和钻研,找出特殊问题的一般原型,把特殊问题从原有范围扩展到较大范围来进行考查,从而使得我们能在更广阔的领域中使用更灵活的方法去寻求化归。
  二、数学变题教学中的技巧探索
  1.教师精讲打好基础,启发思维
  在变题教学时,要注重解题思路、方法的分析,使学生通过听讲,熟知这种题解题的方法及规律,做到举一反三。讲解时应特别注重寻找解题的突破点、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以及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等,使学生通过听讲,明确审题的要领,知晓题中各条件对于解题的作用。
  2. 学生讲题巩固知识,创新思维
  在变题教学时,教师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公开讲题,是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自信心,展示自己能力和思维的最好方式。让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认识、思路方法,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所求的结论,以及涉及的各知识点,说出题中的关键词及隐含的条件,说出怎么解、为什么要这样解、还有哪些方法等,用不同的解法让同学们更容易接受。
  3.针对性训练增强能力,深层钻研
  在变题教学中,教师还要时刻注意激发和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效率。如依据习题中某题目特点加以变题训练,即变换题目的条件或结论,变换题目的形式,但题目的实质不变,以便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揭示题目的实质,从而防止思维的呆板和僵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维护学生的课堂情感。
  变题教学需要老师有很好的知识储备、较好的发散思维和较强的知识综合能力。在不同教学阶段都可以使用,只是变的难度、复杂程度不同罢了。变题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的变题意识由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变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点滴培养,学习能力和数学发散思维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泾河工业区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