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职中学生数学自检能力

□高宏涛

字数:1428 2024-08-11 版名:教育理论
  每次重要考试乃至高考,在职中处于数学总复习阶段的学生,绝大多数都会出现“会题做错”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审题、调整、校正和验证结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自检能力。
  一是培养与提高自检意识。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更高级的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复习巩固基础知识上,通过做题来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没有自我注意的思维习惯,当然也就谈不上自我检查的自觉性了。对那些“会做却做错了”的题目,要引导学生从分析入手,把丢分的原因找准。对比较好的自查意识和自查方法有了充分的认识,这部分失分就能得到有效减少,从而使自查意识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是了解自检重点。有些学生,虽然知道自我检查的必要性,但由于对自己哪些地方会出错缺乏了解,检查的效果不一定好,往往因为过于谨慎和紧张,只能处处谨慎,反复检查,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要引导学生在了解常见知识或认知错误原因的同时,从数学知识方法和认知规律入手,全面、准确、严谨地把握知识方法的体系和程序,确认考查重点,提高自查效率。
  比如相近概念和相关概念在审题时容易混淆,变量或参数取值范围的说明容易漏审等,这往往是由于概念学习过程中过于注重概念的主体内容,而对概念中不同的表示方法或约束条件不够重视,从而造成概念记忆上的盲点,造成对概念理解上的错误。
  再如,在不等式两端乘除含变量的代数式时,不考虑代数式的符号,或在解方程时,任意将两边含变量的代数式约出方程等,这往往是由于常见的运算性质被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在非等式操作中被忽略,从而造成了操作过程中的盲区。
  又如,“忘”了对复合函数的求导,“忘”了对内层函数的求导,“忘”了在处理函数问题时对定义域影响的考虑等,往往是由于对知识、方法的理解不够准确,没有完整地掌握解题思路,造成了运用方法上的盲区。
  对上面提到的各种“盲点”了如指掌,往往也就确定了自我检查的重点,重点检查“盲点”处的解题过程,往往能有效地提高正确率。
   三是掌握有效的自检方法。有些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自我检查意识,但缺乏有效的自我检查方法,往往只能对第一遍的解题过程进行重新操作,这种耗时耗力的自我检查方法,往往在后面的重复解题过程中,由于思维惯性的原因,不是改正错误,而是重复再重复一遍的自我检查。要引导学生在自我检查中找方法、积累自我,在提高自我检查效率的同时,掌握快速有效的自我检查方法。
  如有的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过于紧张,导致审题条件或解题要求读错、读漏,这样就应要求学生在做完题后,检查是否已经看透了题目的条件,是否逐条解答了题目所要求的结论,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
  再如,有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计算错误频繁,这些学生除了要自己锻炼提高专注力外,还要注意锻炼找出快速验算的方法,如用自变量特值代的函数表达式在变形前后的函数表达式所得到的函数值要相等,以检验函数变形过程是否基本正确;又如:注意引导学生找到快速验算的方法时,看函数变形过程是否基本正确,注意多个函数的导数计算的运算次序不同等(先逐条求导,再看导数的各种指标,再看各系数)。
  总之,有效的自我检查方法的积累和掌握,还是要建立在教师和学生要对数学知识方法理解得更透彻、运用得更灵活的基础上,更要建立在教师和学生对解题过程中认知特点与规律的理解和把握上,我们要通过平时的教学、作业及检测,引导和教会学生自我检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检查能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韩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