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镇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第二个家”

□杨朝清

字数:1009 2024-07-31 版名:声音
  近日,湖南省东安县鹿马桥镇中心小学一间办公室内,教师夏唯正拿着专业工具娴熟地为一名学生理发。十多分钟后,学生原本凌乱的头发变得清爽整洁。几名排队等候的“小顾客”眼神里流露出跃跃欲试的兴奋劲儿……这是鹿马桥小学学生专属的爱心理发室。每天下课后只要有空,夏唯便守在这里为学生理发。(7月4日中国教育新闻网)

  贴心暖心的“为留守儿童理发”,生动地诠释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暑假期间,除了部分留守儿童奔赴广东、福建、浙江等地与父母“逆向团圆”之外,依然有不少孩子继续“留守”在家乡。一方面,暑假与农忙季节在时间上高度重叠,部分老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孙辈;另一方面,“隔代寄养”模式下,祖辈很容易存在重养轻教、施教不当等问题。更何况,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不断嵌入日常生活的今天,“慢了一拍”的乡村老人,既和孙辈存在着年龄上的“代沟”,也存在着数字化带来的“鸿沟”。
  在理想的图景里,父母应该陪伴孩子成长。只不过,在生存理性的驱使下,一些年轻人为了更好地实现家庭的经济功能,不得不长时间、经常性地角色缺席;这不仅导致留守儿童存在着安全风险,也会影响孩子们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一到假期,有的留守儿童就成为某种意义上的“野草莓”。
  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用具体而微的行动去照亮和温暖孩子们前行的道路,“为留守儿童理发”燃起了一盏盏希望之灯,让那些处于困境的孩子们得到了“温柔相待”。在此基础上,乡镇学校能否进一步完善服务内容、健全社会支持系统,努力建设成为留守儿童第二个家?
  暑期托育服务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暑假孩子去哪儿、怎么过成为一些家庭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做好暑期托育服务,完全依赖公共部门显然会不堪重负,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必然会有一些家庭难以承受;“为留守儿童理发”犹如一面镜子,提醒和启发我们要充分发挥乡镇学校的作用,让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孩子们接受更有品质的精神文化滋养,乡镇学校大有可为。
  为没人管、没人陪的“野草莓”撑起保护伞,让他们的假期生活更有安全感、获得感与幸福感,把乡镇学校办成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需要更多的“制度补血”和人文关怀。只有公共部门、公益组织和社会力量在有机衔接中良性互动,留守儿童才能度过一个又一个充实而又快乐的假期。
  在遥远的乡村,每一个学校,是一堆火;每一个老师,是一盏灯。乡镇学校不仅能够点亮孩子们的“希望之灯”,也可以成为留守儿童第二个家,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关爱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