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能生慧,静纳百川

——读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字数:1646 2024-07-24 版名:悦读

  □张培新
  林清玄曾说:“想了解辽阔,要观海;想知道伟大,要看山;想体会自由,要静静看云;想感受无碍,要沐浴春风。”而我想说:“想放松身心,要旅行;想提升自己,要学习;想心平气和走过一年级,要读书,读薛瑞萍老师的书。”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刚工作的时候。带了一年级的小豆豆,开学初就焦头烂额,同组老师推荐了《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受益颇多。于是,再带一年级,我重读了这本书。教学的经验加上二次阅读的所思所想,让我有了不少新的体会。
  这本书和以往所看的教育书籍不同,这是一本原生态的教育随笔,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一年级学生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是一年级老师教育教学情景的真实再现。书中没有晦涩难懂的大道理,只有一位睿智的老师带领一群不谙世事的孩子日复一日的平淡和琐碎。正是这平平淡淡、简简单单的重复,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一年级,平心静气、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走向平和”,记述了薛老师陪伴一年级小豆豆们最初的五个月时光,从一个房间到一间有温度的教室,一个团结向上的班级。薛老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带领学生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寻找学习的乐趣,探索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
  第二部分为“请跟我来”,收录了一年级整个学年,薛老师写给家长的信。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书信,不仅是引导家长了解老师、了解一年级的桥梁,更是薛老师对学生无私奉献的见证。一封封读来,我感慨于薛老师对教育规律研究之透彻,感动于她对学生的爱之深切,深受启发。
  第三部分为“第一度春夏”,记录了一年级下学期的故事。令我触动最深的是一个学生进行词语改错,连错四次,第五次才改对了。薛老师让他把这个词语写四遍,结果其中两遍他又写错了,坐在座位上哭。薛老师走过去,摸摸他的头安慰他不要着急。读罢,我不禁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只是讲过一遍就幻想学生能够全对,学生出错,自己焦虑不安,刨根问底,非要搞清楚学生出错的原因。久而久之,学生累,家长累,我更累。薛老师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让我明白了:当学生犯错时,他们更需要老师的陪伴。此时,我们应该安慰学生,而不是生气;应该帮助,而不是批评。
  像这样的教育故事,书中还有很多,这一个个短小精悍、富有智慧的教育故事,让我们看到的是难能可贵的和谐的境界: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与家长的和谐,学生与学生的和谐,教书与育人的和谐。
  薛老师是一位有经验的教师,她认为:定能生慧,静纳百川。她从一年级刚开始就培养学生的静气。在班里,她说话声音小而柔和;在家中,她要求家长尽量柔和地对孩子说话。久而久之,孩子为了听清老师和家长说的话,便试着静静地认真地听,慢慢地就变成了用心地听。
  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孩子是有思想、有灵魂的个体,而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都需要遵循一定规律。在天真的年纪,剥夺他们的快乐,在肆意玩闹的时间,过度“拔高”,影响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一生发展。这本书告诉我们:教育需要心平气和,教师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教育的真谛,是育人的至高境界。
  从书中可以看出薛老师爱读书。她对书籍的热爱,藏在她的一篇篇记录教育故事的日记中,一封封写给家长的书信中。她说,读书是一种内在的需要,也是为了保持一种上升的有活力的状态。她让我们知道,书不可一日不读,读书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认识到这一点,我也开始捧起各类书籍,学习名师名家的教育智慧,丰盈自己的心灵。
  薛老师说:“教育没有可以普遍适用的所谓规律,富有魅力和人性的教育,永远是这个教师—这个班级—这个孩子—这群家长的一对一。”工作至今,我带过三个一年级,每次走进一年级,我都会遇到不同的学生与家长,了解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我更深切地懂得了薛老师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也摸索出一些与家长沟通的规律:把学生放在自己的心尖儿上,用心对待;把家长当做自己的战友,真情沟通。作为教师,我们要给学生慈母之爱、严父之爱、知心友爱,用博爱引导学生逐渐成长。现在有个时髦的词儿叫“大教育”,从薛瑞萍老师身上,我真正看到了教育之“大”,明白了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