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汤锅的恩典

□吕 峰

字数:1766 2024-07-17 版名:文苑
  中药是奇特的,活着的时候是植物,死去了便成了治病救人的良药。对中药,我是熟悉的,或者说我是闻着中药的味道长大的。三爷爷是一位中医,因此,我从小便与中药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当我闻着煎药时四溢而出的香气,又似回到了儿时,回到了比汤药更浓烈的亲情氛围之中。
  在我幼时,奶奶的身体不好,三爷爷给奶奶抓好药后,母亲负责煎药。煎药是有讲究的,下锅有先后之别,火有文武之分,用母亲的话来说:“煎药如同进庙上香,要心诚,不能乱说话,手要洗净,否则,这药效果不好。”
  草药的味道是一点一点慢慢溢出来的。每一次,当我近距离地闻到从砂锅里散发的草药味时,心里不由得觉得神秘,心生敬畏。母亲煎药时的背影以及炉火映红的脸庞很好看,至今仍烙在我心里。多年后,我在一本书中读到:“煎药时要老成人细心看守,不可炭多火急而沸出,亦不可过煎而药枯,火候得宜则药之气味不损,自得速效矣。”我才明白为什么母亲煎药时总是不假他人,其认真劲也就不难理解了。
  煎药的砂锅由陶土烧制而成,造型简单,或者说有些粗陋,锅肚微微凸起,呈椭圆状。新烧制的砂锅为褐色,是土的颜色,后来因天长时久的烟熏火燎,成了黑色。物件虽小,却有了烟火岁月的沧桑。泥土是能给人安全感的物质,《周易·系辞传》中有:“安土敦乎仁,故能爱。”经过水的搅拌,经过火的缠绵,泥土可烧制成陶器,这是人近乎本能的创造。
  对年幼的我来说,中药是苦的,是涩的,是难以下咽的。如今,我已记不得最早喝汤药是何时了,只记得,感冒了,发烧了,上火了,只要有一丁点儿不舒服,三爷爷就让母亲给我熬碗汤药,然后劝着、哄着、骗着,一口药,一口糖,好不容易看着我喝下去。那大概是我人生第一次喊出一个“苦”字,服药后,甜物过口,对我则是诱惑与补偿,也算是先苦后甜最形象的教育。
  空下来的三爷爷,基本就做两件事,一是捧着书看,他的桌子上有许多的药书,如《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等,我喜欢《本草纲目》,里面有许多栩栩如生的插图,让我对植物有了最初的印象。一是去河滩上挖芦苇根、车前草、马齿苋、蒲公英等,然后炮制成药,成为消灾祛病的良物。三爷爷常念叨,药汤锅来自土地,草药来自土地,柴火亦来自土地,人们在土地上得的病,还得靠土地上的东西来化解。
  因三爷爷的缘故,我未上学就先识中药了,或者说识字从识中药开始。小小的年纪坐在三爷爷的桌子旁边,模仿大人的样子摇头晃脑,念着陈皮、山药、车前子之类的中药名。虽一知半解,却不妨碍我记住那些美丽且充满诗意的名字。那些美丽的名字也让年幼的我对植物充满了无穷的好奇感。时至今日,我依然喜爱并敬畏每一种、每一棵植物,并想让它们陪伴左右。
  三爷爷是名副其实的良医,他曾对我说:“人的五脏六腑是相通相连的,行医最忌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病之道,其实就是把五脏六腑的关系理顺而已。”这番话一直在我的脑海中萦绕,没事时,我常琢磨“理顺”二字,深感其中大有文章。对身体而言,理顺了五脏六腑的关系,身体健康无恙。同样,理顺了生活中的各种关系,生活亦井然有序、悠然自得。
  幼时,邻里间谁家有人头疼脑热,可从煎熬中药的香气中知晓,人们会关切地去探望。中药飘香,象征着人与人关系的透明与坦白。那升腾弥散的中药香气,像一家家相互沟通的信息。为此,我一直记着那些与中药有关的日子。其实,中药飘香的日子,就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一段温馨的人生。
  岁月在流逝,中药或者说中医,在我的生活中却一直占有一席之地。上大学时,因拔牙感染发炎,半个下巴肿得像萝卜,疼痛难忍。十几天,用了好多种药,也不见消肿。一天,我在教室里休息,一位老先生见我那副狼狈相,动了恻隐之心。他问我可相信中医针灸,我捂着腮,连连点头。
  老先生让我挽起袖子,然后打开他的蓝布包,掏出一个长匣子,里面放着几根银亮的长针。他先在我胳膊上扎了一针,问我疼不疼,我摇摇头。接着,他让我张开左手,在拇指与食指间扎了第二针。第三针才扎在腮上,进针不一会儿,折磨我多日的疼痛霍然而释。
  从小到大,需要用到汤药锅时,母亲以近乎虔诚的心,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出来。其实,中药五味俱全,犹如漫漫人生,包含着生活的滋味。汤药入口,由苦到甜,一股暖流在肚肠奇妙地跳荡,让人感受到因苦味带来的淡淡感伤,让人想起吃苦对生命的意义。在纷纷扰扰的生活中,一个人一生之中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病痛,偶尔喝点汤药,益于病体,亦算是一种提醒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