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江鱼事

□王贞虎

字数:1988 2024-07-10 版名:文苑
  川江又有鱼了!
  回乡探亲,刚到成都就见电视上新闻报道,“长江第一城”宜宾市合江门岸边人头攒动,水中群鱼聚集,摇头摆尾噘嘴掀唇,大张着口抢食游人抛撒的面包馒头饼干,两三尺长的江鱼达数百尾之多。我心中不禁诧异:川江又有鱼了?不久返抵故乡——宜宾下游的“江城”泸州,在凝光门外的江边,又亲眼目睹同样的场景。我这才终于相信:川江又有鱼了!
  江河湖海有水必有鱼,本为常理。但是,先前已有好些年,川江里大鱼看不到小鱼活不了,绝了鱼踪。现在,鱼儿在川江重现竟然成为奇事,引得人们争相传告,兴奋围观。
  其实,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川江的鱼多得数不清,常见鲤鱼、鲫鱼、乌棒(乌鱼)、鲢巴浪(鲶鱼)、黄辣丁(黄颡鱼)等许多鱼,和龟鳖(团鱼)、螺、虾蟹等等水产。江中的鱼和江上的渔,是江边小城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城里有专门的鱼市,每天清晨人声鼎沸十分热闹。头天夜晚在江中刚捕到的活鱼,被人用竹篾片系着鳃嘴,水淋淋地不时甩着尾巴挣扎;大木盆里养着的鱼,不停游动激起阵阵水花,拼命逃避买鱼人抓取的手掌;木桶里缩着头的团鱼一动不动,随时准备突然伸出长颈利齿,咬向面前的手指;赤脚的少年提着竹篓站在街边,水滑黏腻的条条鳝鱼在篓里缓缓蠕动……
  在长江边长大的孩子,对鱼儿尤觉亲近。
  小学时我曾一度痴迷于喂养小鱼小虾,放学后偷出家中清扫用的竹簸箕,在城里四处寻找鱼虾的踪影,水池、沟渠、小塘,直到江边的小溪,脱鞋挽裤下水捕捞,放入小玻璃瓶中喂养。
  长江尚未涨水时,我夜晚曾随父亲去江边河滩上抓蟹。用手电筒照着在乱石堆中寻找,翻开石块常有巴掌大的螃蟹朝天舞着一对大钳,横着身体飞快逃窜,一个多小时就能抓到大半桶,给家中的餐桌添上美味。
  人们在川江上捕鱼,那是另一番景象。
  江边常见业余捕鱼人。无论春夏秋冬,沿江水流较缓的回水处,总有一些薄衫短裤的汉子,赤脚踩在江水里,双手用力地撒放长两三丈的竹竿大网捕鱼。临江垂钓的人更多,三五根长长的竹钓竿斜插在身前泥地上或石缝里,身旁一罐蚯蚓或蝇蛆作饵,一个盛鱼的小桶,定在那儿就是大半天。
  捕鱼方法随季节变化。涨水季节江水浑浊翻滚,江边没了钓鱼人踪影,却有许多撒下大网的“守株待兔”者,等候着在汹涌水流中迷了方向的鱼儿,还有人在沿江小溪小沟安设竹栏或喇叭口的鱼笼,将涨水时误入的鱼儿请入“瓮”中。江水退潮时,江滩上一些数尺或数丈方圆的坑洼处,常有江鱼来不及“撤退”滞留水坑内,时见短裤赤膊或干脆脱得精光的汉子,赤手空拳地蹲在半人多深的水中兴高采烈地捞摸。
  每年冬末春初枯水时,有两三周时间,在沱江汇入长江的数里长江段,一群群鲶鱼聚集交配产卵,是抓“鲢巴浪”的好时节。江窄水浅,水下条条两三尺长的大鱼清晰可见。无需钓具,将挂着金属倒钩的长绳放入江水中拖动,即可轻易钩住游鱼。当有人得意地抬着一大串鲶鱼在街上摇摆而过时,人们即知吃“鲢巴浪”的时节又到了。
  长江“三鲜一毒”的美味,指鲥鱼、鮰鱼、刀鱼与河豚。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纳溪县(现为泸州市下属一区)工作时,尝过鮰鱼(俗称“江团”)。某次出差,清晨在江边偶遇熟识的渔夫,刚捕得江团两尾,当即买下借渔船上的炊具烹食。不用食油,数枚干辣椒下热锅炒几铲后加水烧开,鱼仅去鳃肚不去鳞甲,斩段下锅煮熟放少许盐,带鳞鱼皮既软且糯,鲜美无比。
  90年代后期,人们天上地下水中陆地到处搜寻食物,川江成为了索取的重要对象。机关单位、矿山工厂堂而皇之派出大大小小的捕捞队,市民也蜂拥下江捕鱼,机动轮船、大小木船纷纷出动各显神通,大网小网、高压电、火药雷管,甚至杀鱼毒草,诸般土洋“武器”一齐上阵,大小鱼儿通吃,给长江鱼类带来了空前惨烈的浩劫。自那以后,川江鱼产大减。
  随后的十几年,川江沿江上下新建了许多化工厂、肥料厂、造纸厂,产生大量污水,不加处理统统排入江中,长江成了无人在乎的公共大排水沟。同时,随着农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表无数沟渠排水和地下水渗透,源源不绝地排入长江。人们的无知与短视,摧毁了鱼类生长的自然环境,川江鱼类终于陷入了断子绝孙的危境。
  五年前回乡时,过去专门的鱼市不再,菜市场上三两鱼贩水盆里全是人工饲养的鱼。在江边观望,江上已不见渔船,江边也没了张网捕鱼人,只有长、沱两江交汇处的堤岸上,和近岸浅水中的三两艘丈长平底塑胶小舟上,仍有人把着钓竿静静地守候,但钓者身旁桶盆里所盛,已全是两三寸长的丁丁小鱼了。见之令人不禁心生悲凉。
  此次返乡,欣见川江欢蹦的鱼群,是故乡的大喜事,令人高兴,令人激动。
  川江鱼群重现,据说与近些年沿江工厂排污处理的严格管理有关,更重要的是长江禁渔。从2020年1月1日开始,在长江干流、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上的十年全面禁渔,让长江濒临灭绝的鱼群和水生生物恢复了生机。
  在宇宙间独一无二的蓝色星球上,人类同自然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几千年来哺育着两岸一代代的子民。愿故乡的人们珍惜和爱护自然环境,让那锥心的往事永远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