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教育的近和远

——读《教育的理由》

字数:2251 2024-07-10 版名:悦读
  
□邱 俊

  循着假期的慢节奏,我有幸拜读了王彬武老师《教育的理由》这本书。
  打开这本书,像是打开了一个教育世界。贯通古今,融汇中西,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近,可见教育丛林的参天大树,低矮灌木,匍匐草坪,阳光雨露,风霜雨雪;远,可见教育天空的湛蓝图景,绚丽云彩,诗意彩虹,浩瀚星河。在近与远之间,我细细地阅读思考,反观对照,审视凝望。那些闪着理性色彩和睿智光芒的语言,充满了强大的吸引力,彰显着作者哲思的力量和教育者的致远情怀、价值担当。我常常在大量无比契合的文字间按捺着迫不及待赶路的热情,驻足停留,聆听来自心灵的回音和生命的回想。
  回想,我的教育,我们的教育。
   一
  教育的问题很近,但是答案很远。
  走近,才能看清;远离,就会偏离。
  在《给观念一个理由》的开篇,作者提出了教育六问,贴近现实,直击人心,引起共鸣,发人深省。这六个为什么,让多少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被时代滚滚向前的脚步裹挟而行,深陷旋涡,深感疲惫。时代在阔步前进,问题还在不断衍生,家庭的焦虑,泛滥的内卷,不正当的竞争,厌学的飙升,轻生的倾向,改革的举步维艰,科技发展带来的危机隐患,等等。有时候,作为家长、教育者的我们会对当下的所作所为失去一种本应该拥有的坚定和笃信,明知方向不对却无力扭转,在集体无意识的洪流中一边慨叹着哀叹着一边拉拽着被教育者,悻悻然抬起脚昏昏向前。我们虽在教育中,但我们有时候并不属于真正的教育。
  “教育的焦虑大多源于我们对教育现象的误解,用自以为是的观念、认识和方法对待教育,当然导致困扰。”面对被旧有的思想、习惯牵制的经验主义者们,作者的洞见深刻准确,用丰富厚重的理据,从教育的本质规律进行阐释与回应,看似没有直接的答案,而答案却一一蕴藏其中;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力量无穷。诸如教育能不能用投入产出思维衡量结果、该不该淡化实用观念、能不能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能不能避免过度竞争、评价改革是不是必然推动教育变革、知识能不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做准备、学校教育能不能培养学生创新、技术进步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育形态,等等,以问启思,化难为易,如话家常,拨云见日。
  原来,我们深感困扰的厌学问题背后,其实是对孩子抱以“投入与产出成正比”的思维一步步控制学习,导致心理排斥、兴趣摧毁、被动应付,使学习成了假象。我们一味声讨因为考试、竞争带来了功利弊病,其实是缺少本质的判断,因为教育无法回避考试和竞争,其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如何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我们习惯把孩子出现的种种劣迹通通归咎学校,要知道,学校教育其实不是教育的全部。教育问题是一个立体系统的工程,学校、家庭、社会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如果将责任全部归因于教育,那么也应该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之和的教育。我们的学校想尽办法塞给学生无穷无尽的知识,“往往只看到了有形的学习,而忽视了无目的却有意义的学习”,学习长期处于低层次,不仅使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僵化,而且使教育者、被教育者思想、行为、生活走向僵化。
  究竟是什么影响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作者用世界的眼光比较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分析中国教育的发展与传统社会文化的桎梏,提出解决的良方。中国文化根深蒂固,若干年来已融入中华民族基因、血液,时代阔步向前,文化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突破。
  二
  面对林林总总的教育现状,作者说:“判定教育认识的是价值观。”深以为然。
  价值观是什么?是基于人的思维认知,是基于理解、判断或抉择的认定事物、判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我们要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且拥有创新能力的孩子,核心应该是价值观的培植,如同唤醒一颗幼小的种子,用正确的教育来慢慢影响它,滋润它,让它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这颗小小的种子的内核就是价值观。
  如果大家拥有共同的认识,主动牵手,理想的教育将不会遥远。
  这需要我们理解“教育是人的教育”。家长,学会以整个人去做家长,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让家庭成为心灵港湾;教师,以整个人去做教师,成为新时代的学习的指导者,信仰和价值的引领者,学生心理和情感的呵护者;让学生,以整个人去做学生,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具有创新精神和使命担当的人。
  还需要我们懂得“上学不等于学习”,“学校为学生未来生活准备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情感和精神成长。
  需要我们看清“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习”。学习,不只是学校的学习,还有家庭、社会和自我的学习。要研究“学习科学”,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寻找、获得、拥有学习的意义感,让学习成为一种滋养和浸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需要我们明白“最好的课堂教学是什么”,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真正发生。
  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减负的时代意义,思考“评价改革的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作用”,以牵引教育健康发展。
  需要我们探究“学习方式的变革”,正视学习的危机。
  需要我们懂得科技替代不了人,而是让人的未来有无限可能。
  需要我们反思在知识过剩时代,内心却极度匮乏的原因,从而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
  需要我们修炼“教师生命的意义和职业情怀”,去探寻真正的师爱。
  需要我们领会教育家精神,“成为理想人格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
  我想,教育的近与远,从来都不是距离,而在于我们能否坚守一颗“让人成为人”的教育初心。
  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世界需要每个人发出的一缕微光,照亮自己脚下泥泞的道路,我们总要穿越迷雾和阴霾,看到远方。”教育亦是如此。一本书,一个人,一种思想,汇聚起来,就能为每个孩子点亮生生不息的希望,让他们自由奔跑,奔赴浩瀚的星空、辽阔的大海。
  我们有理由相信,微光如炬,行而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