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衔接落地,研析化学真题

□张忠孝闫君

字数:1945 2024-07-07 版名:知行
  2025年陕西省将进入“3+1+2”新高考模式,新高考视域下的“三新”课堂教学将落地生根。预测陕西省新高考选择性考试化学试题与2024年理综卷化学试题相比,尽管依旧遵循相同的课标要求及评价体系,保留命题的意蕴,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将呈现出重大变革,包括考试内容的精选与深化、试卷结构的创新布局、答题时间的重新分配,以及问题设计的优化创新,这一系列调整,围绕学生的“学”将构建起一个全新的环境,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化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应用及应试策略等提出了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更精细化、更严格的要求,意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国家选拔人才服务。
  从信念上
  树立“教学即学教”的实践理念
  2024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命制遵循高中课程标准,加强教考衔接,有效落实高考改革理念。在试题命制时,加强问题设计,考查创新思维,激发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探究未知的兴趣,助力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教考衔接”明确了2025年高考化学复习的指导思想;“问题设计”明确了无逻辑不教学的实践信念;“创新思维”明确了新高考选拔人才的方向。新高考选择性考试以新情境、高难度、考思维、考综合的导向影响改变着化学教学,树立“以学为本”育人观,深刻理解“以教导学、学教相长”的育人理念,从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持续建构兴趣主义、行动主义和未来主义的课堂教学观,更加重视从知识里提升能力、思维、观念、素养这些更上位东西,才能适应新高考视域下考思维、考素养的高三复习需求。
   从行为上
  追求知识结构的最优化

  教师深度研析新高考选择性考试化学真题,由此形成自己对知识的认知、重组和提升,对教学策略就有了更多的思考,能给予学生足够时间深度思考,追求知识结构的最优化,在深耕思维过程中会花力气肯下功夫。聚焦高考真题命题方向,问卷学生基础现状和能力水平,精心规划高三复习,笔者建议规划高三复习应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事:掌握学情。树立“教学即学教”实践信念,做到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首要问题是要了解学生基础薄弱环节和能力水平现状,是制订高三复习计划的前提条件。笔者建议用九省市2024年(如甘肃)化学真题对学生进行学情诊断考试。这样做一石二鸟。一是导学。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洞察到高考化学科目的命题趋势、试卷结构及核心知识点分布,从而明确学习的重点与方向。二是言教。教师应细致分析学生答卷反映出的具体问题,通过分类统计与深入剖析,精准把握班级及个体的学习状况。在此基础上,精心规划出既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可操作性又强的教学策略与实施路径。
  第二件事:做好衔接。有了第一手资料,就能很好地设计第一轮复习的大致框架,即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如压轴解答有机试题,学生通过阅读能否顺利推断出有机物结构;小题填空存在哪些漏洞,是概念理解问题,还是方法不到位的问题;书写表达是否规范……一系列重点和难点都是高三复习过程中需要一一解决的核心问题。
  落实新课标,研读新教材,真题为抓手,整合教材内容,顺应学生发展需求。笔者建议从化学学科本质上整合知识结构:第一部分,符号表达(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是基础,是难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教相长”,循序渐进,能获取最大收益;第二部分,概念工具和解释(“物质的量”“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是基础,是工具,能平和心态,稳步进取;第三部分,宏观、微观、图像表征的应用(化学反应原理),前呼后应,做好衔接,突破模型构建难点;第四部分,实验现象与论证(元素及其化合物)。从四大核心内容板块进行构建,相互融合、互为支撑,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高效的复习方法与策略,注重方法归纳,沉淀核心素养,让学生在迁移应用中增长才干。同时,需明确划分好复习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设计好每节课随堂应用与课后自修诊断小练习,合理安排复习的时间节点,确保复习计划既有针对性,又能覆盖所有关键领域,关注全体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
  第三件事:撰写课时教案。撰写课时教案,勾画知识结构,根据真题导向将诊断反馈设计成三个层次性,即基础性、拓展性和提升性,各取所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选择好素材情境,它不仅仅是新课教学的导语,还能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获取有价值的应用信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动手构建单元知识框架结构,在诊断应用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编写诊断小练习时要注意围绕重难点,整合知识点,渗透大概念,预设小问题,铺设小台阶,迈好小步子,不停达高峰。
  优化反思路径
  健全学生自修档案

  核心素养落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重在学生参与管理。笔者建议健全学生自修档案:第一个是知识结构档案,该档案便于学生阅读查找,堵塞知识漏洞,即抓反复。第二个是互评档案,该档案便于深度思考,即反复抓。建设两种档案意味深长:一是寻找新的上升空间;二是为学生二轮复习强化必拿得分点;三是帮学生寻找薄弱点;四是寻找思维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