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法”在高中“大单元” 导入教学中的应用

——以“青春的价值”单元导读教学为例

字数:1385 2024-07-07 版名:教育理论
  □黄莎莎
  任何时代的教育都是为了培养个体适应社会的能力。社会向前发展,观念不断更新,教育必然要进行自我变革。近年来,核心素养一词频繁进入视野,新时代高举“素质教育”旗帜高声疾呼。语文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外貌”一变再变,但对学生由内而外的培养坚定不移,知识是它极为表层的功能,思想、认知、逻辑、审美等才是它本质的追求。高中是三观定型阶段,也是由学生身份向社会公民转变的阶段,这就向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大单元”应运而生,它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与整体性,侧重培养知识整合能力,难度也随之增加。那么,教师如何打造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呢?苏霍姆林斯基曾言:“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一堂好课从有效导入开始。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发挥着吸引学生兴趣、链接新课的作用。有效导入是高质量课堂的必要条件。情境导入法凭借其灵活性、真实性、即时性等优势从众多导入类型中脱颖而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由“导”方能“入”。合适的导入可吸引学生,也可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高中生具有知识储备和深度思考的能力,因此不能再只追求趣味性,需要兼顾思想性和知识性,3至5分钟的导入必须统筹兼顾,方能从“头”开始打造一堂好课。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见的导入方法包括音乐视频入境法、故事导入法、情境铺垫法等三种,音乐法重在抓住学生兴趣,故事法重在寓教于乐,情境铺垫较为综合,围绕生活实际以及教学内容进行情境搭建。
  在进行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青春的价值”单元导读授课时,我分别观摩了两位老师的课堂:第一位老师采用音乐入境法,通过播放音乐《青春修炼手册》等时下流行的歌曲引起学生共鸣;第二位老师采取故事导入法,声情并茂地分享了自己的青春趣事。上述两种方式各有优劣,音乐入境难以找到与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兴趣完全匹配的乐曲;故事法容易走上讨论个体故事的方向,难以将注意力快速转移至课堂。这二者都更侧重于趣味性,高中课堂导入理应具有的知识性和思想性难以凸显。
  基于以上现实,并在认真研究教材后,若要做好“青春的价值”单元导读,我们必须回答好一个问题,即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为何以“青春”为话题,而非其他?青春于成人而言是过去,可于高中生而言就是自己,他们就是青春!他们亲身的、即时的体验最有发言权,根本无需太多繁杂的形式,自己便是话题中心和兴趣本身。授课时,简短地以“同学们,十五六岁的感受如何?请你描述当下的状态,你会如何表达?诚邀大家共赏这些青春”为开场白,将提前搜集的“我的青春像这样”卡片匿名展示,学生围绕卡片展开讨论、拓展,邀请3名同学分享“青春感受”,将关键词记录。观察总结,发现重点集中在快乐、朝气、理想、困惑、未来、成长、大学、考试等词汇上,顺着思路,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认为,青春有时空差异吗?有何差异?带着这些困惑,开启高中生活的青春之旅吧!”至此,导入结束,学生的思绪顺着真实情境自然地进入课堂。
  教育不可能脱离现实生活而独立存在,它最终指向的是现实生活,那么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理应从生活中寻找片段进行加工。情境法基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践行着教育的本质,在现在及未来的教学中必将永远占据一席之地,且不可撼动。
  (作者单位:西安思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