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鸨——飞翔鸟类中最重的鸟

□吕传彬

字数:1821 2024-07-03 版名:文化

  大鸨,又名地鵏,属鹤形目鸨科,是现存能飞翔鸟类中最重的鸟,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大鸨是人类的朋友,它们平时以野草为食,到春末夏初繁殖季节,则以各种昆虫为食,象鼻虫、毛毛虫、金龟子,特别是蝗虫,都逃不过它们敏锐的目光,因此大鸨是农业的益鸟。
  大鸨的体型较大,颈长、腿长、翅圆、尾短、足三趾,常栖息于水域附近开阔潮湿的草原,或丘陵山岗草坡。善于奔跑,飞行缓慢,起飞前先要迎风疾步,然后展翅升空。飞翔时与鹤类相似:伸颈、伸腿、两翼平展,鼓翼缓慢。
  “大鸨”的名字含有贬义。由于其雌雄体色相近和某些历史原因,使人们误解大鸨仅有雌性而无雄性,随之冠以“万鸟之妻”的恶名(鸨,旧时指老妓或妓女养母),实则毫无科学根据。
  其实,大鸨是有雌雄之分的,每年4月中、下旬为大鸨繁殖期。它们营巢于地面浅窝处,略铺干草,每次产2—4枚卵,雌性孵化、育雏,孵化期为30—32日,雏鸟为早成鸟,1个月后可独立觅食,雌性3—4岁,雄性5—6岁性成熟。
  跟其他鸟类求偶用“炫耀”来吸引异性并最终完成交配一样,大鸨求偶也爱炫耀,雄性之间求偶争斗十分激烈。大鸨求偶的炫耀方式为体色展示,以雄性为主,雌性配合完成,分为三个阶段:
  初始阶段:雄性颈部伸直,颊下及颈前的纤羽张开,尾羽拱起,侧面观呈扇形,整个身体为“U”字形。不断踱步行走,同时四下张望,寻找异性所在,并察视周围有无竞争对手或异常情况。雌性在雄性的炫耀激发下,逐渐兴奋起来,下颊白色短纤羽张开,颈部伸直;尾羽侧面展开如扇状,并向前上方倾斜,但不如雄性幅度大;不断走动,左右张望,偶尔伴以低沉的“咕咕”叫声。
  中间阶段:雄性表现兴奋,领、颈部纤羽几乎平直伸张,最甚者两侧颊下纤羽向斜上方翘起,呈“V”字形,几乎遮挡双眼,并裸露出颈侧的蓝色皮肤;颈部膨胀,下喉部舒散如丝的橙栗色繁殖羽也张开,围绕颈部形成带状斑;头颈部向胸前收缩展开,贴向背部;尾部进一步向前倾斜,双翅初始时下垂,初级、次级飞羽紧贴身体两侧,三级飞羽前翻并张开,双翅纵立,腕骨与其连接处几乎垂地,这时雄性全神贯注,通身用力,向异性炫耀。雌性体羽蓬松,并不时用喙衔啄羽毛,尾羽状如前;全身不断抖动,前胸、背部、双翅的复羽张开,双翅下垂;颈部膨大,偶尔发出叫声。
  末尾阶段:雄性全身姿态保持中间阶段,面对异性双足踏步,臀部扭动,双翅左右摇晃,引起全身羽毛抖动,同时颈部伴随晃动而膨大下垂,3—5下后达到最盛,蓝色皮肤裸露面积扩展,正侧面观有如披戴上环状围巾,十分眩目。倘若雌性走动,雄性会亦步亦趋追逐,此时雄性全身肌肉紧张,翅、尾前翻,走起路来摇摇晃晃,颇为绚丽神气。此时雌性主要动作是扇动双翅:能清楚见到其黑色的初级飞羽及基部白色的次级飞羽;同时头部上下点动,炫耀意味达到巅峰。每日清晨雄性炫耀次数不等,发情初期次数较少,中期则较频繁,每日炫耀达5—7次,后期逐渐减少(雌性亦如此)。在整个求偶炫耀期间,很少听到雄性鸣叫,偶尔伴随有低沉的“咕咕”声。雄性的炫耀主要是面对雌性表演。雌性的炫耀行为起始于雄性发情的中期,一般是被动式,而且三个阶段均不如雄性表演的幅度大,色彩也比较暗淡,其炫耀行为似乎是以自身表演为主,并不一定面对雄性。
  大鸨也有迁徙的习性。每年10月下旬,十余只至数十只大鸨集群离开繁殖地,向越冬地迁徙。大鸨分布于欧洲中南部、亚洲东部,东至黑龙江流域、日本。中国见于新疆、东北、内蒙、华北等地,有2个亚种,即分布于新疆的指名亚种和在东北、内蒙古草原的东京亚种。由于大鸨肉味鲜美,其体上正羽几乎全可用作饰羽,因而遭到狂捕滥猎。在英伦三岛已于1838年灭绝。据统计,如今大鸨最大种群在西班牙(约10500只),其次为俄罗斯与蒙古(约2000只),中国的大鸨目前仅存约200只。作为昆虫的一个天敌,草原食物链中重要一员的大鸨的消失,将给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后果。
  据了解,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既是我国大鸨的繁殖地又是越冬地,为了保护冬季栖息在境内的大鸨,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案。一是每月对境内大鸨进行普查,根据普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区域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为大鸨创造有利的生存环境;二是加强冬季管护执法工作,保证每天有专业人员分片进行巡护监测,持续加大对滥牧、滥猎、烧荒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越冬大鸨不受人为活动干扰;三是利用远程监控系统、红外摄像机对所覆盖的区域进行24小时监测,明确大鸨重点栖息区域,并采取投食、开设防火隔离带等人为保护措施,确保境内大鸨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