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史眼光看地域题材的乡愁表达

——读魏志祥散文集《乡愁的味道》

字数:1134 2024-07-03 版名:悦读

   □张攀峰
  家乡是开掘的创作文本,文本是一段行走随笔;随笔是重拾的地域文化,文化是一路折返表达。
  作家魏志祥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这是我阅读魏志祥二十多万字的散文集《乡愁的味道》后,用“顶真”修辞手法,提炼的四句“关键词”。
  我与作家魏志祥的交往缘于2003年,他当时创作长篇小说《跋涉》,听他给我讲小说里的“细枝末节”。在叙述中,总能感知故事在苦难中开出花,在悲凉中种植希望。
  时光如水,用字煮茶。时隔多年,魏志祥的乡土散文集《乡愁的味道》就是他用时间熬煮的一壶茶,沸腾而不失浓烈,沉淀而不失醇香。这是他献给自己的礼物。他在书写乡愁的同时,也在阅读乡愁,回味乡愁。
  在我看来,魏志祥在“三不”原则下,想走一条“专、精、深”的创作道路。不旁骛,专心做——有专门的创作领域,这本散文集就是例证;不求多,只求精——写好每一篇,这本散文集就是证明;不浮躁,沉下心——深入研究地域文化历史,这本散文集就是标签。
  魏志祥的《乡愁的味道》由“山水游记:青山绿水一路歌”“乡土人文:乡景乡情韵味长”“人间至爱:亲情悠悠笑语融”“心灵独白:心泉叮咚传清音”“社会杂谈:浅言微语意殷殷”“诗赋情怀:且赋诗章颂时新”六个篇章构成。
  第一篇章和第二篇章是文史散文,如《秋游周至青山》《情系周塬路》《刮目相看说竹峪》等,是作者对某些知识领域的人文解读,也是对既有且已掌握的知识体系的再归纳、再提炼,当然有正史,也有传说。
  第三篇章是以“血缘”为纽带的父母亲情和以“地缘”为基础的同学情,如《陪护父亲》《母亲的手》《家中有娘才是福》《绿满周塬路,情系同学间》等,那份年代感,还有细节和场景,让人产生无法抵抗的代入感。
  第四篇章和第六篇章是心灵独白和文化乡愁,如《青山踏雪》《雨夜让心灵不再失眠》等,特别是创作的《猕猴桃礼赞》《哑柏赋》《周至西南塬区赋》,让人对魏志祥的立意、站位、格局和行文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因赋而生动。
  第五篇章记录了关中农村的四季风物、舌尖美味、农事过程、民俗故事、日常生活等,许多篇章如《致敬小麦》《善待土地》《舌尖上的哑柏》有着对土地的尊重,对粮食的敬畏;《年节之最》《年节记忆——走亲戚》是对关中年节的味道与浓郁的年节氛围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由衷表达;《杨凌后备箱集市》则让我们感受到一边是烟火气,一边是幸福感。
  魏志祥的语言特点我不想赘述,留给有缘的读者去探秘,我只对他文学创作的心路历程作以解读。
  文本是魏志祥表达个人归属感的重要途径,当然他的作品还有再提升的空间,如游记散文因不是一次采风写就,平时在新媒体平台是单篇发,尚且可以,但统筹出书,码在一起,就有重复和堆砌之感。关于这一点,我们曾私下交流过。
  越是熟悉的人,越难写评论文章。他给我说,他再有一年就退休了,爱了一辈子文学,总得给自己的教师生涯有个交代,留个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