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海外遗珍背后的故事

——读《望长安:海外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故事》

字数:1477 2024-07-03 版名:悦读

   □刘小兵
  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是我国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在静静地诉说着中国的故事,也让世界对中华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副院长霍宏伟的最新力作《望长安:海外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故事》,致力于向大众读者介绍散落海外的中国珍宝的同时,还以细腻的笔触将这些文物珍品所蕴含的绚烂古代文化一一道来,凸显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我们的祖先留下了灿若星河的珍宝。然而,自晚清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大量珍贵文物惨遭抢夺、倒卖、走私,如游子飘零流落异国他乡,成为国人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痛。霍宏伟在讲述这段怅然历史时,从一个人文学者的视角,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深入分析了这些文物在文化、艺术、美学方面所呈现出的美。在他看来,虽然作为物质载体的这批文物已经遗失海外,但是,深蓄在这些物件中的自强不息、坚韧挺拔的民族精神,却并没有丢失,一直珍藏在我们共同的记忆里。
  在写作本书之前,霍宏伟曾有过一段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学的经历,对该校博物馆所收藏的中国文物作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后又参加了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持编纂的《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大型丛书的撰写工作。这种全球视域下的考古探寻,开启了霍宏伟研究散失文物的新思路,即挖掘这些“遗珠”内在的精神质地和文明气象,就是一次不折不扣的文化皈依,就是向宏阔的华夏文明致敬。怀着这份虔诚的初心,霍宏伟不断找寻着那些散失于域外的颗颗“遗珠”,为它们拭去蒙尘,并逐一揭示岀它们身上独特的魅力。其中,书中所涉及的流散海外的中国古代文物,年代自战国、两汉直至北魏、唐、宋,品类则包括青铜器、玉器、鎏金铜佛像、银器、三彩俑、石刻等,不一而足。
  霍宏伟如数家珍地解读着这些“遗珠”身上宝贵的精神内核: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汉代人像砖柱,鲜明地展现了汉代人的思想观念与审美意趣。宾夕法尼亚大学馆藏的北魏至辽金佛教造像,淋漓尽致地呈现出中国古人的信仰与智慧。在美国费城宾大博物馆中的昭陵石马,则以高超的石刻艺术,彰显了华夏民族海纳百川的大国气度……这些文物专题之间看似没有太多关联,却以不同年代、不同形制、不同材质、不同角度,诠释着一个共同主题,即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多样性与古老文明的博大精深。对此,作为文物研究者的霍宏伟,始终保持着一贯的清醒,他在书中诚恳地写道:“它们有着相同的命运,在动荡不定的清末民国时期,孤独漂泊,身处异乡。然而我们还要抱着这样的意识:它们只是冰山一角,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数以千万计,我的研究难以面面俱到,涵盖全部种类,只能采撷片羽,连缀成篇,希望能够做到以小见大,以点带面。”
  文明起兮兆东方,古礼万年始辉煌。文物作为看得见的民族精气神、摸得到的文明根与脉,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根基所在。以昭陵六骏为例,历史上围绕着同一主题,却有着各自不同的呈现。唐代用的是高浮雕石刻,北宋是阴线刻石文,金代运用的是绘画,明代演进为版画,到了清代则变成了照片。而到了当代,艺术形式又变得更为多元,用石头复刻昭陵六骏,发行昭陵六骏邮票,谱写《昭陵六骏》琵琶曲,等等。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有些文物憾失于海外,但国人非凡的创造力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却从来不曾缺席过。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名句。霍宏伟这样解释说,希望《望长安》能够连接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国文化遗产与其文化根源,在精神和文化层面上,为那些流散海外的国宝铺设一条回家的路。望长安,既是望见故土,也是照见历史。当然,随着中国国力不断增强,相信不久的将来,定将会有更多的流失文物踏上回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