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学生带手机,要理直气壮更要人性灵活

□许朝军

字数:1204 2024-06-26 版名:声音
  广州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保障将有法可依。6月15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在官网公示了《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草案修改稿)》,向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和建议。《条例》中明确,学校可以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进入学校或者在校园内使用。(6月17日《羊城晚报》)

  广州此次明确提出学校可以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进入学校或在校园内使用,无疑是对教育部学生手机管理规定的一次细化重申与明确要求。这样的决定,既是一种提醒和警示,也更体现出一种人性灵活的学生手机管理“智能模式”。
  但现实中还有一些现象不容忽视,那就是在落实手机管理、禁止携带手机等智能产品入校过程中,还有一些备受质疑的行为。如粗暴要求禁带手机入校,凡是发现一律当众没收或销毁;简单禁止手机入校但却忽略了特殊对象如有远程特长特色课学习需求、家校沟通需求以及留守儿童亲友联络需求等特殊对象;禁止手机入校但家长教师使用手机旁若无人、随意而为等;学校没有设立家校联系电话等载体只一味要求禁止手机入校……这些行为和现象粗暴生硬,简单机械,丝毫没有兼顾学生和家长实际需求,往往给人一种冷酷无情和粗暴侵犯个人权益的鄙陋。
  实事求是而言,在当前科技发达、智能化沟通载体日益多元、需求多样的情形下,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是禁不了的。如果没有可以代替的家校沟通方式如固定电话等,对于特殊情况下急需联系家长的孩子以及需要沟通交流的留守儿童而言,对于一些确需借助智能设备支持学习等对象而言,都不是人性理性负责之举。同时,如果青少年本身没有科学网络素养,也没有健康行为习惯,平时又缺乏家长监督监护,学校再严也只是禁在校园,出门或者节假日,学生仍会重陷无度无序使用手机甚至沉迷网游和不良网络信息包围,这样简单“一禁了之”又有何意义和价值?
  禁止学生带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进校需要“智能模式”治理,这是体现教育治理和育人人性灵活智慧兼具的关键。一方面,学校要理直气壮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入校,尤其是严禁进入课堂,学校可以通过修改完善校规校纪等方式辅助管理,配合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落实到位。另一方面,更需要人性智慧的“智能模式”跟进。教育部门要督促学校建立完善“例外补救”机制,对于确实需携带或无意携带手机入校对象,建立统一存放管理处,科学管理并及时督促学生离校领取放回家中。更关键的是,要充分发挥家校社沟通融合育人职能,既通过专题宣传教育引导家长配合学校落实手机管理工作,又要把监督监管落实于日常,在发挥好老师和家长示范作用基础上,让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一样,科学管理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学校、家庭要联手开展网络素养教育,通过专题教育引导、日常管理监管、家长监护督促、学校专门管理、学生主动参与落实等,让每个孩子都养成健康上网行为习惯和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使用习惯,从源头上杜绝无度无序使用行为,这才是最科学到位的手机管理“智能模式”,也是最人性化的成长呵护、善意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