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黄汲清:

突破理论束缚,摘掉“中国贫油”帽子

□杨丽娟

字数:2768 2024-06-26 版名:文化


  1914年,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在陕北地区进行石油地质勘查,在延长、肤施(今延安)、安塞、中闻(今黄陵)、宜君庙钻井7口,耗资250万美元,一无所获。随后,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白卫德到中国作短期考察,归国后发表文章,认为中国没有中生代或新生代的海相沉积,即中国没有值得开采的油田,他由此得出结论:中国绝不会产出大量石油。此后,“中国贫油”的论调在世界各地传开。
  偏偏有一群“固执”的地质学家,对中国石油一直抱有希望,认为“中国贫油”的论断更是下得过早。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汲清即为其中之一,他于20世纪30年代着手石油地质的考察研究工作,50年代后长期参与规划、部署并实地指导全国石油普查工作,为大庆油田等大型油田的发现作出了重大贡献。
   两种学说提供找油新思路
  早在青年时代,黄汲清即开始关注石油地质。1928年黄汲清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随即进入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1932年夏,他在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资助下赴瑞士留学,并于1935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同年10月,他利用在瑞士留学期间省吃俭用积攒的奖学金,在美国进行了约3个月的学术访问和地质旅行,重点是学习石油地质。
  上世纪20年代起,中国地质学家经多次勘察,认为中国有值得开采的油田。
  1938年以前,黄汲清考察过的美国和苏联的油田,其石油和天然气都来自海相生油岩系,他阅读的石油地质文献也都强调海相地层,特别是浅海沉积的重要性。当时世界上还没有发现陆相地层形成的油田。然而,1941—1943年在我国西部的野外考察,彻底改变了黄汲清的认识,大量的野外调查资料让他认识到陆相地层也可以形成重要生油层。
  1941年秋至1942年春,黄汲清率队去甘肃、青海进行以石油为重点的西北地质勘查。他们的工作集中在酒泉盆地一带,在考察老君庙构造的储油层时,发现出油层属于下第三系砂岩,但生油层则更老,一般显示出现在侏罗系和白垩系中,有时出现在二叠系和三叠系中,在龙首山东段的青土井等地侏罗系砂页岩中也存在大量的原油,这些地层均属陆相地层。基于这些考察事实,黄汲清已基本上认识到,陆相沉积也可能是生油层,并能形成有经济价值的油田。
  西北地质考察结束后,1942年秋至1943年夏,黄汲清与杨钟健、程裕淇、周宗浚、卞美年、翁文波等学者在新疆进行了地质考察,同时研究了天山南麓的冰川地质。
  他们以独山子油田为基地,详细研究了油田地质构造,并熟悉了钻探、开采和炼制工程。一行人调查了油田周围的地质和地貌特征,并几次入天山北麓,初步了解北天山地质,绘制成独山子油田地形地质图,划定了油田开采的“矿区”界限。在独山子停留52天后,考察队南行进入南疆,继续考察石油地质。
  1943年10月,黄汲清执笔完成了《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就是在这份报告中,他提出了石油地质的两种学说——陆相生油论和多期多层生储油论,阐明陆相地层可以形成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油田。
  此后,中国以及国外许多重要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都证实了《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中提出的两种学说的正确性。
  石油普查蓬勃开展
  1954年底至1955年初,为了准备第一次石油普查会议,黄汲清组织普委和地矿司燃料室的技术人员收集并讨论分析资料。他认为找油工作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在四川省、鄂尔多斯地区、华北地区以及松辽、准噶尔、吐鲁番、塔里木、柴达木等盆地均部署了普查队伍。
  根据陆相地层适宜于生油、储油的理论和对中国大地构造的深入研究,黄汲清强调中、新生代大型盆地应是主要的找油对象。
  1955年1月20日至2月11日,地质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历时20天。会议确定地质部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地质普查,提出含油远景,圈定最有希望的油区,提供勘探后备基地,并决定组建新疆、柴达木、鄂尔多斯、四川、华北5个石油普查大队。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石油普查工作由此展开。
  1956年1月20日,地质部在北京召开第二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黄汲清作《一年来石油普查地质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及对今后工作的一些建议》的报告,主要讲解野外工作的各种方法,供实际测图、填图和找油的地质人员参考。
  也就是在这一年,普委进一步扩大了油气勘查的规模和范围,新组成9个石油普查大队,在西起新疆戈壁沙漠,东至东海、黄海之滨,北达松辽盆地,南抵滇、黔、桂高原的范围内蓬勃地开展油气普查。
  在各大盆地的石油普查中,黄汲清特别关注四川、鄂尔多斯、松辽、华北四大盆地,指出华北盆地主要是寻找中、新生代的含油气层,松辽盆地应沿松花江进行路线调查,鄂尔多斯盆地应把重点放在西部边缘,四川盆地要在川中及川南进行勘查。
   世界石油史上的奇迹
  第一次石油普查会议后,作为普委的技术负责人之一,黄汲清将松辽盆地作为重要遗留课题,授意技术员苏云山查阅资料,起草了《松辽平原石油地质踏勘设计任务书》,并亲自修改,后由普委下达东北地质局。
  1955年8月,由韩景行等组成的踏勘组开始了松辽盆地的石油普查。他们沿松花江两岸和沈哈铁路附近进行勘查,发现松花江群的大片陆相砂页岩露头,其中包含有可能生油的灰黑色页岩和微体化石,后者被证明属白垩纪。
  1956—1957年间,地质部加强了对松辽盆地的地面地质和物探工作,了解白垩系地层层序的构造特征以及可能的含油岩系。到1958年初已初步断定松辽盆地是一个远景很大的含油盆地。1958年4月17日,在吉林前郭县达里巴村的南17井中、白垩系姚家组的467米井段,发现厚达70厘米和50厘米的含油砂岩,之后,在其他许多地点先后钻到富含原油的砂页岩系,显示出松辽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远景。
  1959年春节期间,时任地质部副部长的何长工主持召开重要会议,时任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副部长康世恩等参加会议。鉴于松辽盆地很可能是一个大型含油气盆地,会议决定地质部与石油工业部在该盆地的油气勘探中协同作战,联合对松辽盆地进行石油勘探,以全面了解松辽盆地全部地层层序和深部构造。

1986年8月,黄汲清(坐者左一)在大庆与研究人员进行座谈

  春节后,黄汲清到长春与李奔、韩景行、吕华等地学工作者会面,收集并研究松辽盆地的地质、物探和钻探资料。2月15日,黄汲清作了《松辽平原找油方向》的发言,给出了松辽平原生油层、储油层和储油构造以及找油的意见,认为含油层系可能不是一层而是多层,应使用深钻开展深部石油地质研究,并敦促布置基准井。
  9月26日,松基三井喷出大量原油,证实了松辽盆地是具有经济价值的大型含油地区。时值国庆十周年的大喜日子,经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建议,石油工业部决定将这个改变中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的大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黄汲清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向代表们讲解了大庆油田的发现经过。
  松辽盆地从1955年石油地质勘查到1959年出油,仅用4年时间,从开始布置野外工作到油田的初步建成,也不过8年,这样的速度不但在中国是第一次,在世界石油勘查历史上也是创记录的。
  大庆油田的发现是地学界集体合作的结晶,是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学术权威的顶层设计和一线工人的埋头苦干,共同创造的伟大奇迹。
  (据《中国科学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