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生涯闪耀生命之光

——读于永正《我的教育故事》

字数:1185 2024-06-26 版名:悦读

  □李晓萍
  五十年教育生涯,他把自己教成了孩子。
  这是我在《我的教育故事》一书腰封上看到的一句话。读之泪溢眼眶。
  情动,因为曾有幸现场聆听过一节于永正老师的作文课。下课铃声响了,学生未起立下课,教师未挪动身形,现场近两千人,无一人出声——所有人都沉浸在那美妙的课堂里,还没有走出那样生动鲜活的情境。过了一会儿,全场掌声雷动,足有五六分钟,于老师鞠躬三次才走下讲台。一次受教,一生难忘。
  教育故事里的智慧之光
  每年春节,于老师都会带孩子们慰问老教师,读慰问信、唱《新年好》、赠送贺卡、朗诵诗歌,最后他再清唱一段京剧;“老班长”成明不服管理,于老师一次次刻意夸奖、真诚鼓励,成明改掉了作业拖拉、以大欺小的毛病;世成跟于老师交朋友,迷上了阅读和书法。
  于老师笔下的一个个故事里有真情、有大爱、有智慧。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还应该学习与自我、与自然、与世界的相处,学会尊重、关爱他人,学会协作发展。这些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比掌握多少知识更能影响孩子一生。在如今信息爆炸、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教会孩子学会生活、学会热爱、终身成长。
  教学路上的挚爱之光
  没有热爱就没有学习,没有责任就没有胜任。这是我读于老师“如何修炼个人教学技艺”的真切感受。他的字、画、朗读、表达,都是从模仿老师起步,自己勤加练习而得。描红一年,临摹一年,楷体一年,行书一年,才练就得心应手的书法。自觉实践陶行知提出的“下水文”,坚持数十年。他总结的“五重”教学法(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在全国推广;用11年时间研究口语交际,推动“口语交际写入语文课程标准”;其“言语交际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验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我们要潜心阅读,把自己武装成“语文人”“教育人”;我们要躬耕讲坛,在实践中历练育人本领、培育情怀担当;我们要拓宽视野,把广阔天地变为大课程,实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大教育观。
  人生路上的生命之光
  帮助“留级鬼”庆涛消除自卑,摆脱孤独,融入新的集体;为生病离世的贝贝写下深情文字作纪念;鼓励拥有一技之长的松涛成为能工巧匠……在于老师看来,他们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调皮捣蛋、无药可救”,而是等待关心、期待改变的好孩子。他认为分数真的不重要,分数不等于本领,更不能和人品划等号,让学生成为一个人比分数更重要。
  在我身边,也发生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星雨喜欢写诗,我就为她办诗会、出专辑;梓涵、艺尧想办画展,我们协调场地、人力;孩子们希望在学校里种银杏树,我们种了高大、低矮、独特造型的银杏树给孩子们看……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关注。蹲下来说话,弯下腰倾听,手拉手写字,让每个孩子感受到尊重、关注,这是教育的本质。在我看来,教育的意义,就是对人的尊重与呵护,对生命的关照与成全。
  学习于老师为学、为事、为人的精神与品质,让我们因教育而丰盈,让学生因我们而幸福,让教育生涯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