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提升的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贺梅娟

字数:1602 2024-06-23 版名:教育理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学科要关照日常生活、文学体验和跨学科学习这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重视语文实践活动中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方面的融合。”因而,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作业设计也须体现新时代教育理念,充分展示新课标对语文教学实践的新要求,设计学生喜欢、语文味浓、趣味性强的创意性语文作业,使语文作业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融合,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契合,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语文学科的生活性、综合性、趣味性,体会语文学科的独特价值。
   一、站在学生立场构思,点燃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然也是完成作业的践行者。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换位思考,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乐于去完成的作业,利用作业点燃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可以结合儿童好奇心重的天性设计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趣味性作业。比如,字词识记是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学习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关于字词识记的语文作业时,我们可以走出传统作业简单反复抄抄写写的禁囿,设计一些更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作业。我们可以围绕“美味的汉字”这个主题,让学生收集、整理、认识食品包装袋上的汉字。学生可以在家里、在超市留心食品包装袋上的食物名称、配料成分、味道说明等相关的汉字,认识积累日常生活中关于食品的汉字,体会软糯、酥脆、香甜、筋道等词的含义。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把一些汉字写在卡片上,根据汉字的结构进行上下或左右拆分。然后再尝试进行重新组合,看看能够得到哪些新的汉字。这样设计的语文作业不仅有趣,学生也乐于参与完成,还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加深其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记忆。学生在动手实践、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也能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思维的发展。
   二、以语文学科知识为核心,实现作业功能的最大化
  基础性作业是依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设计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作业。小学语文基础性作业以巩固语文基础知识为目的,以动笔、动手、动口、动脑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语文学科中最常见、最有效的基础性作业有字词抄写、组词、段落句子仿写、背诵、默写、续写故事、读后感等。这类基础性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抓住学习的核心,做好了基础功课,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作业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作业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完美融合。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做到以语文学科为核心,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本,实现作业功能的最大化。
   三、设计项目化作业,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新课标倡导通过项目化学习任务激活学生的潜力和活力。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可以通过项目化作业驱动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作业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因此,作业设计时既要体现趣味性与灵活性,又要兼具实用性与有效性,避免追求形式上的丰富多样,而给学生带来过重的负担。夏雪梅博士在其著作《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中指出,项目化学习有助于学生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真正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如学习五年级下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时,笔者设计了以语文为“主心骨”,将综合实践、道德与法治、科学等学科植入项目化作业中,让学生做小小演讲员,把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介绍给别人,并组织学生在班级、学校、社区进行展示。这样的作业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强化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感。
  总之,指向核心素养提升的语文作业设计是深化实践新课标理念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内化学科知识,提升学科素养的过程。语文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实际情况,深入领会课标精神,明确教材意图,真正做到以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为导向,设计语文味浓、趣味性足的语文作业,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省彬州市西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