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入微,让中考作文“活”起来

□王宏微

字数:1637 2024-06-23 版名:教育理论
  各地中考作文的篇幅要求多为600字,文体也一般不作限制,这对广大初三考生来讲并不难完成,但阅卷教师总感叹佳作太少,不少考生也反映,不知如何在考场中真实呈现自己的写作积累。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人、事、物、景都有自己的网状系统结构,但在较短的篇幅里,难以构建庞杂的情节和人物关系,并针对记叙内容多角度予以呈现。因此,教师如能将教材中的经典作品利用得当,指导考生把有限的笔墨集中落实在人、事、物、景某个设计好的信息点上,加以描写刻画,就能使一篇平常无奇的材料瞬间生动感人、鲜活起来,这些经典的细节刻画会对考生作文升格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一、肖像描写,意在传神
  《故乡》一文中,作者在突出肖像刻画人物形象方面就尤为突出。如“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作者的笔力正抓住人物的不同时期的“脸色”“眼睛”“手”等元素的变化特点,形象传神地刻画出中年闰土饱经风霜、贫困潦倒的形象,读者不难想象出他整日在磨难中挣扎的生活情形。而“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50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对杨二嫂的描写,夸张地写出了她的身材特征,为刻画这个尖酸、刻薄、自私的没落小市民形象做好形象铺垫。
  二、行动描写,细致入微
  《背影》这篇文章,作者全力挥写父亲的背影,以此来突出其慈父形象,全文三次写到背影,第一次特写尤为感人,父亲肥胖体衰、步履艰难地去买橘子的途中,作者所给予他的肖像描写固然生动传神,但“蹒跚、探、攀、缩、倾”等一连串的动词更是精彩,既直观地表达了那份浓浓的父爱,同时巧妙地反映了作者对父爱的疼惜之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在描写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时,有一段描写捕鸟过程的文字。作者用到“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一连串恰到好处的动词,既清晰、准确地描绘出孩子们捕鸟的全过程,更从侧面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突出他们捕鸟时的兴奋,暗示出百草园是孩子们的乐园,读来让人如临其境。
  三、语言描写,切合身份
  《阿长与〈山海经〉》中,当除夕辞岁后,“我”看着红包遐想联翩,阿长将一个福橘放在了床头,“哥儿,你牢牢记住!”“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吗?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而当第二天“我”讲出“阿妈,恭喜……”后,她十分欢喜地对“我”说道“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同时将冰冷的福橘塞进“我”的嘴里。作者通过简单的对话描写,既表现出阿长作为旧时妇女对繁文缛节的恪守,也有作为下人对幸福生活的热切期盼但又极易得到满足,更有作为保姆对孩子的爱心。《孔乙己》中,作者安排孔乙己出现在咸亨酒店一共四次,每次都与人作简短的对话:“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么写的?”“ 不多不 多!多 乎哉 ?不多也。”……语言中透露出孔乙己的自持与清高、卑微与良善,句句都是他作为时代的落伍者和科举考试的牺牲品的自白。
  四、景物描写,感官调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对百草园四季景物描写就从视觉:“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听觉:“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触觉:“光滑的石井栏”,味觉:“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等方面综合调动了人的各种感官,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这里不仅是作者笔下的乐园,而且也引发自己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社戏》更是如此,对看社戏途中展开景物描写,将视觉、触觉、听觉、味觉、感觉的调动,运用得淋漓尽致,“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寂,然而又自失起来”等景物描写,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物我合一的感受。
  (作者单位:陕西省彬州市城关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