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阅读的五种困境

□张立鹏

字数:1520 2024-06-19 版名:悦读
  阅读本是一件寻常小事,找到心仪的好书就读下去,读不下去就换一本,或另择时机再读,皆无不可。然今时今日,阅读似乎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不仅要读得快,还要记得牢,更要用得好,俨然成为了改变人生的终南捷径和看透世界的不二法宝。将阅读捧上神坛,这便是我们要突破的第一个困境。
  困境一:没有短期功利,只有长期主义
  我们对阅读抱有过多期许,以为读几本书即可提升认知、消解焦虑、实现财务自由,实乃天方夜谭。此类期望只会令我们阅读大量“鸡汤文”,获取虚假知识,徒增进步之焦虑。书籍虽为人类进步之阶梯,然非成功之捷径。正确看待阅读之作用,应将其视为一种生活方式,通过长期、稳定的阅读,渐进提升自我,自渐悟走向顿悟。阅读本身仅为锻炼思考之方式,非提供生活之答案,仍需付诸实践以验真伪,做到知行合一。读书乃终身之事,我们将不断进步,亦将不断察觉自身之无知。
  端正态度后,该如何阅读呢?有什么方法?这便是需要突破的第二个困境。
   困境二:方法不重要,关键在选书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天下的知识如此之多,我们不可能读完。朱光潜先生也说:“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因此,最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选一本好书。尤其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想找到一本好书实在太难了。而那些所谓大咖的推荐,靠谱吗?这便是要突破的第三个困境。
   困境三:别轻信推荐,自己去找书
  很多人在选书时没有方法,总想着偷懒,习惯在各大直播间选书,或跟着某位大咖读书。如果某些读书博主自己都不读书,那么他们推书往往是基于销量而非质量,哪本好卖就推哪本。推荐时也不认真,只是通过制造焦虑、配上诱人的文案来刺激购买。推书变成了一门生意,而非知识的分享。
  就算他们推荐的是好书,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百年孤独》《东晋门阀政治》等,这些书固然好,但不适合初学者。如果一开始就读这些书,可能会有很大的挫败感。更重要的是,我们无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今天读一本数学书,明天读一本历史书,后天读一本哲学书,书与书之间缺乏关联,知识点都是零散的,怎么读都无法形成对某个领域的完整概念。怎么办?主动去找书!对哪个领域感兴趣,就去找这个领域的顶尖学者,再去找这位学者的代表作,然后顺藤摸瓜,从一本好书拓展到对这个领域的全面了解,这才是选书的正确方法。阅读的数量和速度都不重要,有些人就陷入第四个困境了。
  困境四:别纠结记得,重点是理解
  怎么读书才能记得住啊,很多人就开始纠结了。为什么要记得呢?纠结“记得”这件事毫无意义,关键是你读了之后思考了没有,理解了没有。
  每一本书都是对一个具体事件的分析,然后给出答案,这个答案其实意义不大,因为现实生活不是书籍的完美复制,它是另外一张问卷。
  你需要纠结的不是记得答案,而是如何增进理解。怎么增进理解呢?第一点,将书籍的方法拿到实践中去运用;第二点,阅读关于这个问题的其他书籍,了解更多方面。
  最后,我们来突破阅读的最后一个困境。
   困境五:别相信捷径,扎实读好书
  或许是担心自己看不懂,或许是偷懒,很多人选择在某些网络平台上听书、购买课程,试图走捷径获取知识。我们不否认音频、课程可以帮助解读书籍,但只是辅助作用,更何况现在很多音频、课程基本上没有更多实质性内容。真想获取知识,不如认真研读经典书籍,而不是购买那些所谓的网课。知识不容半点虚假,我们应踏踏实实去阅读、去思考。
  事实上,阅读说到底很简单,就是要摒弃功利之心,觅得一本好书并认真品读。陶渊明曾言:“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愿这能成为我们阅读的理想境界。